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ICS 29.120.99 CCS K 14 T/ZZB 2577—2021 热双金属组元合金带材 Thermostat component alloys strip 2021 - 09 - 15发布 2021 - 10 - 15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布 团体标 准 T/ZZB 2577—2021 I 目 次 前 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2 4 基本要求 ................................ ................................ .......... 2 5 技术要求 ................................ ................................ .......... 3 6 试验方法 ................................ ................................ .......... 6 7 检验规则 ................................ ................................ .......... 6 8 标志、包装、贮存与运输及质量证明书 ................................ ................ 7 9 质量承诺 ................................ ................................ .......... 8 T/ZZB 2577—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 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由浙江蓝箭万帮标准技术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制定。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海盐中达金属电子 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 (排名不分先后) :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 与工程研究所、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杭州方量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海盐县质量安全指导中心、杭州 电子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汉民、夏亚金、徐肖锋、江利良、张嵩涛、谢永忠、李明、朱银存、赵梦梦、 吴彩芬、周继军、吴卫东、冯伟锋、范勤伟、董燕庆、梅振 宇、费翔。 本文件评审专家组长:吴岩。 本文件由浙江蓝箭万帮标准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 T/ZZB 2577—2021 1 热双金属组元合金带材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热双金属组元合金带材的术语和定义、 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贮存与运输、质量证明书和质量承诺。 本文件适用于热双金属组元合金带材(以下简称“组元合金带材”)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4 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 电位滴定或可视滴定法 GB/T 223.5 钢铁酸溶硅和全硅 含量的测定 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 223.19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新亚铜灵 -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 223.21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5-CI-PADAB分光光度法测定钴量 GB/T 223.25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 223.59 钢铁及合金 磷含量的测 定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 223.6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高碘酸钠 (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 223.65 钢铁及合金 钴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223.68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 223.69 钢铁及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 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 GB/T 467 —2010 阴极铜 GB/T 3211 金属铬 GB/T 4339 金属材料热膨胀特征参数的测定 GB/T 4340.1 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4461 热双金属带材 GB/T 5683 铬铁 GB/T 6146 精密电阻合金电阻率测 试方法 GB/T 6516 —2010 电解镍 GB/T 9971 原料纯铁 GB/T 11170 不锈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 13297 精密合金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 15014 弹性合金、膨胀合金、热双金属、电阻合金物 理量术语及定义 GB/T 20123 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常规方法 ) GB/T 20125 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2006 6 钢和铁 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T/ZZB 2577—2021 2 GB/T 38939 镍基合金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常规法) YB/T 051 电解金属锰 YS/T 255 钴 3 术语和定义 GB/T 4461 、GB/T 15014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研发 4.1.1 应对组元合金带材的化学成分、膨胀系数和电阻 率进行优化设计。 4.1.2 应对组元合金带材的冶炼工艺、锻轧工艺、光亮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设计。 4.2 原材料 4.2.1 电解镍 应采用牌号为 Ni9999、Ni9996、Ni9990的电解镍, 电解镍的化学成分 应符合GB/T 6516 —2010中的 规定。 4.2.2 纯铁 化学成分 应符合GB/T 9971中的规定。 4.2.3 电解锰 化学成分 应符合YB/T 051中的规定。 4.2.4 阴极铜 应采用牌号为 A级铜(Cu-CATH-1)、1号标准铜( Cu-CATH-2)的阴极铜,阴极铜 的化学成分 应符合 GB/T 467—2010中的规定。 4.2.5 金属铬 化学成分 应符合GB/T 3211中的规定。 4.2.6 铬铁 化学成分应符合 GB/T 5683 中的规定。 4.2.7 钴 化学成分应符合 YS/T 255 中的规定。 4.3 工艺装备 4.3.1 应配备钢包吹氩或真空浇注装置。 4.3.2 应配备热 变形的相 关设备。 4.3.3 应配备具有自动辊缝控制的冷轧机 T/ZZB 2577—2021 3 4.3.4 应配备具有温度、速度自动控制系统的气体保护光亮退火炉。 4.3.5 应对金属进行回收利用。 4.4 检验检测 4.4.1 应开展组元合金带材的表面和基体质量、尺寸和外形、化学成分、平均线膨胀系数、电阻率、 硬度的检验检测。 4.4.2 应配备温度精度 0.1 ℃、分辨率达到 2 nm的膨胀仪,分辨 力不低于 1×10-4 Ω的电阻测试设备 及其配套装置 。 5 技术要求 5.1 表面和基体质量 5.1.1 表面应均匀一致和清洁,不应有油脂、鳞皮、生锈、裂纹、凹坑、卷边、边部缺口等影响使用 的缺陷。 5.1.2 基体不应有分层、夹渣、气泡、穿孔等缺陷。 5.2 尺寸和外形 5.2.1 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的规定,宽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2的规定。 5.2.2 边缘侧弯(镰刀弯)应不大于 3 mm/m。 5.2.3 板形应平直,纵向不应存在明显的波浪和扭曲,沿宽度方向的横向弯曲(弦高)应小于 1 mm。 5.2.4 分条毛刺不超过厚度的 10 %,分条边缘不能有明显塌边。 表1 厚度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产品厚度 t 产品宽度 w ≤180 180<产品宽度 w ≤350 纵向厚度允许偏差 横向厚度允许偏差 纵向厚度允许偏差 横向厚度 允许偏差 0.90≤t≤1.30 ±0.040 沿宽度方向的厚度偏

pdf文档 T-ZZB 2577—2021 热双金属组元合金带材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ZZB 2577—2021 热双金属组元合金带材 第 1 页 T-ZZB 2577—2021 热双金属组元合金带材 第 2 页 T-ZZB 2577—2021 热双金属组元合金带材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5 00:10:3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