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521687.6 (22)申请日 2022.09.23 (73)专利权人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650051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世博路6 号 (72)发明人 岳保山 王涛 郑晗 沈艳飞  谢姣 王浩 余婷婷 张静  桂永发 丁海燕 丁卫  (74)专利代理 机构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3246 专利代理师 汪丹琪 (51)Int.Cl. B26D 1/00(2006.01) B26D 7/26(2006.01) B24B 9/04(2006.01)(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 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 的切刀结构, 涉及烟支制备技术领域, 包括切刀 轴和切刀, 切刀包括中间切刀和侧面切刀, 中间 切刀为圆形, 侧面切刀的刀刃与中间切刀的边缘 齐平; 中间切刀的硬度高于侧面切刀的硬度, 使 得丝束中间切刀方便用于切割 聚乳酸纤维滤棒 中的结晶丝束; 侧面切 刀可拆卸的设置于中间切 刀侧面, 用于阻止三乙酸甘油酯 粘连至中间切刀 侧面。 本发明设置简单, 两种切 刀配合设置, 中间 切刀硬度高以避免切刀与聚乳酸纤维丝束中的 随机结晶点碰撞导致刀片损坏, 侧面的侧面切刀 则保护中间切刀不会受到三乙酸甘油酯粘连, 且 侧面切刀可拆卸设置便于进行更换, 使得整个结 构对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效率更高, 切割稳定性 更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CN 218052734 U 2022.12.16 CN 218052734 U 1.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切刀轴 (3) 和设置于所 述切刀轴 (3) 上的切刀, 所述切刀包括中间切刀 (1) 和侧面切刀 (2) , 所述中间切刀 (1) 为圆 形, 所述侧面切刀 (2) 的刀刃与所述中间切刀 (1) 的边 缘齐平; 所述中间切刀 (1) 的硬度高于所述侧面切刀 (2) 的硬度, 使得丝束中间切刀 (1) 方便用 于切割所述聚乳酸纤维滤棒中的结晶丝束; 所述侧面切刀 (2) 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中间切刀 (1) 侧面, 用于阻止切割所述聚乳酸纤 维滤棒时三乙酸甘油酯粘连至所述中间切刀 (1) 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中间切刀 (1) 为 合金刀, 所述侧面切刀 (2) 为钢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侧面切刀 (2) 外侧设置有磨刀头 (4) , 使得在所述磨刀头 (4) 对所述侧面切刀 (2) 磨刀时, 将 粘连在所述侧面切刀 (2) 上的三乙酸甘油酯 磨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侧面切刀 (2) 包括若干个刀片单元 (20) , 且每一个所述刀片单元 (20) 均从所述切刀轴 (3) 向 所述中间切刀 (1) 的边 缘延伸设置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切刀轴 (3) 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刀片单元 (20) 靠近所述切刀轴 (3) 的一端连接的送刀装置 (5) , 所述送刀装置 (5) 包括设置于所述切刀轴 (3) 外侧的电机 (51) 、 与所述电机 (51) 的转轴 同轴连接的丝杆 (52) 以及设置于所述丝杆 (52) 上用于与所述刀片单元 (20) 靠近所述切刀 轴 (3) 的一端连接的刀片夹 (5 3)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电机 (51) 为 步进电机 。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电机 (51) 和刀片夹 (5 3) 之间还设置有与所述丝杆 (52) 平行设置的限位杆 (54) 。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限位杆 (54) 和丝杆 (52) 分别位于所述刀片单 元 (20) 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侧面切刀 (2) 的数量 为两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切刀轴 (3) 端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切刀轴 (3) 转动的驱动机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52734 U 2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支制 备技术领域, 尤其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聚乳酸纤 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聚乳酸 (poly  lactic acid, PLA) 是由可再生植物资源中的淀粉发酵制取乳酸, 而 后经化学合成制备成 高分子材料, 具有良好的循环再生性和生物降解性, 具有以下特点: 1、 以可再生的植物资源 (玉米、 小麦、 甜菜、 大米、 土豆、 山芋等) 以及有机废弃物 (玉米芯或其 它农作物的根、 茎、 叶、 皮等) 为原料, 摆脱了对木材和石油资源的依赖, 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要求; 2、 能够完全生物降解, 在自然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会自然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不造 成环境污染, 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得到重新利用, 成为一个永恒的、 封闭的碳 循环系统, 是名副其 实的“绿色材料 ”; 3、 与涤纶、 锦纶、 腈 纶三大合 成纤维相比, 生产聚乳酸 纤维的能源消耗较低, 是一种相对低资源环 境负荷的高分子材料; 4、 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可采用一般热塑性 树脂的熔融纺丝方法生产丝束。 [0003]目前, 聚乳酸纤维已经被开发出用于烟用丝束等领域, 但是烟用丝束用聚乳酸纤 维和常规的服装用聚乳酸丝束在性能要求上存在很大差别, 如服装用聚乳酸纤维必须满足 纤维纺制、 编织和织物印染、 洗涤、 熨烫的要求, 必须有很高的结晶度、 取向度和机械强度, 能耐温80~100℃, 必须在洗涤剂水溶液和干洗溶剂中不溶解、 不溶胀, 需要一定的吸湿性, 同时对周围环境中的其它气体物质吸 附越少越好。 但是作为烟用丝束, 则需要满足以下要 求: (1) 由它卷制而成的滤棒无毒、 无味、 安全性好; (2) 丝束 稳定性好, 能满足滤棒 成型设备 和工艺要求; (3) 具有适宜的刚性和卷曲性能, 使之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开松性, 在较少丝束 填充量的情况下, 通过添加增塑剂或胶黏剂后, 滤棒能满足一定的硬度、 吸阻和外观质量要 求, 有较高的出棒率; (4) 具备足够的耐热性, 卷烟抽吸过程中, 滤嘴不塌陷、 变形; (5) 对烟 气有害成分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 (6) 不影响卷烟感官质量。 因此, 必须开发专用的纺丝及 后处理工艺技术, 才能满足烟用要求。 [0004]例如中国专利发明专利CN102763897A公开了一种聚乳酸纤维滤棒的制备方法, 该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开松: 在市售滤棒 成型机组上, 将线密度为3.5~5.0Ktex的聚乳酸纤 维烟用丝束用滤棒 成型机组开松; (2)上胶: 将可降解粘合剂喷洒在开松的聚乳酸纤维烟用 丝束上; (3)成型和切断; (4)滤棒烘干; (5)平衡: 将烘干后的滤棒放入平衡室中平衡6小时 以上即可制得一种聚乳酸纤维滤棒。 上述发明提供 的一种聚乳酸纤维滤棒的制备方法, 可 以解决聚乳酸纤维滤棒的工业化生产问题, 使用现有的市售滤棒成型机组即可生产, 制备 的滤棒卷烟吸 味接近醋纤滤棒, 并能满足卷烟使用要求。 [0005]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聚乳酸结晶度 高时, 耐温性较好, 但结晶度高时, 容易形成结 点。 在丝束成型为滤棒时, 结点 随机分布在丝束不同位置, 在滤棒卷接分切时, 由于滤棒高 速运动, 由于结点与丝束在切刀受力时的差异, 容易造成刀片的豁口甚至断裂, 造成卷接机 的频繁停机, 滤棒横切面不平整, 滤棒变形, 圆度指标不合格; 另外相比于常规的醋纤丝束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18052734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用于聚乳酸纤维滤棒分切的切刀结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9:32:3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