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0504567.7 (22)申请日 2022.05.10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4609608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6.10 (73)专利权人 中国电子科技 集团公司信息科 学 研究院 地址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大街金 府路30号院4号楼 (72)发明人 韩阔业 宋扬 刘光宏 葛建军  吕文超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226 专利代理师 李明 赵吉阳 (51)Int.Cl. G01S 7/42(2006.01) G06F 9/30(2006.01) G06F 9/50(2006.01)(56)对比文件 CN 10859420 3 A,2018.09.28 CN 10859420 3 A,2018.09.28 US 5130715 A,19 92.07.14 CN 103926584 A,2014.07.16 CN 1097095 35 A,2019.0 5.03 CN 113009477 A,2021.0 6.22 JP 2007033129 A,2007.02.08 US 2013300605 A1,2013.1 1.14 Zhenkai Zhang 等.Multiple-target tracking with adaptive sampl ing intervals for phased-ar ray radar.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 nics 》 .2011,第22卷(第5期), 赵宇.相控阵雷达资源 优化管理. 《中国优秀 博硕士学位 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信息科技 辑》 .2012,(第07期), 江旭敏.相控阵雷达多 任务调度管理. 《电子 科技》 .20 08,第21卷(第6期), 审查员 陈溥 (54)发明名称 分布式雷达系统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解 析方法及系统 (57)摘要 本公开涉及雷达系统领域, 提供一种分布式 雷达系统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解析方法及系 统, 方法包括: 控制中心根据系统配置、 参数设置 和任务规划策略, 生成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队 列; 控制中心将任务队列中的每个多发多收波束 驻留任务分解为一个子任务簇; 控制中心根据子 任务簇生 成雷达指令簇; 控制中心按雷达编号发 送指令, 雷达接收到指令后发射接收通道按指令 参数执行收发操作。 本公开利用控制中心进行统 一调度, 能更好地支撑分布式雷达系统波束级的 实时协同; 通过两级映射实现任务分解和指令生 成, 使各雷达能直接根据指令执行相应的收发操 作, 降低了各雷达端处调度管控的复杂性, 简化了任务分解方式及解析流程, 提高了任务规划和 资源配置效率。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4页 附图5页 CN 114609608 B 2022.08.19 CN 114609608 B 1.一种分布式雷达系统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解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布式雷 达系统包括控制中心以及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的多个相控阵雷达,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所述控制中心根据系统配置、 参数设置和任务规划策略, 生成所述分布式雷达系统的 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队列, 其中, 所述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队列包括各个波束驻留时 间对应的多发多收波 束驻留任务; 所述控制中心将每个所述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分别分解为一个由多个子任务构成 的子任务簇, 其中, 每个所述子任务分别对应一个工作于预设频点的单发多收波束驻留任 务过程; 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所述子任务簇, 生成对应的雷达指令簇, 将不同波束驻留时间的所 述雷达指令簇串接, 得到对应的指令队列; 其中, 所述雷达指令簇包括多条指令, 所述指令 包括多个指令参数, 且所述指 令用于控制对应的相控阵雷达在规定的波束驻留时间内执行 收发操作; 所述控制中心将所述指令队列中的所述指令发送至所述对应的相控阵雷达, 所述对应 的相控阵雷达接 收所述指令, 解析出所述指令对应的指令参数, 并根据所述指令参数控制 发射接收通道执 行相应的收发操作; 所述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包括任务序号、 波束类型、 波形编号、 波束编号、 执行时间、 驻留时间、 多频点频率序列、 节点发射状态序列、 节点接收状态 矩阵、 输出信息类型; 所述多频点频率序列表示为RFpoints=[ f1,f2,…,fm,…,fM]1×M, 其中,M表示所述分布 式雷达系统中的相控阵雷达的个数, m=1,2,..., M表示所述分布 式雷达系统中的相控阵雷 达的编号, fm表示相控阵雷达 m在用于发射时所采用的频点 值; 所述节点发射状态序列表示为Tx nodeState=[ S1,S2,…,Sm,…,SM]1×M, 其中,Sm表示相控 阵雷达m的发射状态且 Sm的取值为0或1, Sm=0表示相控阵雷达 m不用于发射信号, Sm=1表示相 控阵雷达 m用于发射且发射 通道的工作频点 为频点值fm; 所述节点接收状态 矩阵表示 为 , 其中,nr表示所述 分布式雷达系统中单个相控阵雷达对应的物理接收通道的最大个数, 所述节点接收状态矩 阵中的第 m行1×nr维度行向量 用于表征相控阵雷达 m的接收状态, 行向量 包含的任 一非零元素 fkm表示相控阵雷达 m存在一个工作于频点值 fkm的物理接收通道且 fkm∈权 利 要 求 书 1/4 页 2 CN 114609608 B 2RFpoints, 行向量 包含的所有非零元素的个数 Nm表示相控阵雷达 m对应的不同工作频点 的物理接收通道的个数, 行向量 包含的所有 非零元素均位于行向量 的前部分, 行向 量 的尾部为 nr-Nm个0; 所述输出信息类型, 包括信号级回波、 点迹、 降门限点迹、 航迹中的至少一 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每个所述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分 别分解为一个由多个子任务构成的子任务簇, 包括: 统计所述节点发射状态序列中的非零元素个数, 得到所述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对应 的子任务个数; 为所述多发多收波 束驻留任务对应的各个子任务分别设定 子任务序号; 分别将与各个所述子任务序号对应的所述节点发射状态序列中的非零元素在所述节 点发射状态序列中的位置序号, 作为各个所述子任务序号对应的子任务的发射雷达编号; 分别将与各个所述发射雷达编 号对应的所述多频点频率序列中的频点值, 作为各个所 述子任务的工作频点; 在所述节点接收状态矩阵中, 分别 搜索与每个所述子任务的工作 频点的值相同的所有 元素, 并将搜索到的每个所述子任务对应的各个元素的行序号分别作为每个所述子任务对 应的各个接收雷达编号, 将 每个所述子任务对应的各个接收雷达编号拼接为每个所述子任 务包括的接收雷达编号序列; 根据所述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包括的任务序号、 波束类型、 波形编号、 波束编号、 执 行时间、 驻留时间、 输出信息类型, 设定各个所述子任务包括的任务序号、 波束类型、 波 形编 号、 波束编号、 执 行时间、 驻留时间、 输出信息类型; 根据各个所述子任务包括的任务序号、 波束类型、 波形编号、 波束编号、 执行时间、 驻留 时间、 输出信息类型、 发射雷达编号、 工作频点、 接收雷达编号序列, 将各个所述子任务组合 形成所述子任务簇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令的指令参数包括发射指令参数、 多通道接收指 令参数和共用指令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子任务簇, 生成对应的雷达指令簇, 包 括: 根据各个所述指令对应的相控阵雷达编 号, 从所述子任务簇 中分别搜索所述发射雷达 编号与所述相控阵雷达编号相同的子任务, 基于搜索到的子任务包括的工作频点、 波束类 型、 波形编号、 波束编号、 驻留时间, 分别生成各个所述指 令包括的所述 发射指令参数, 若 未 搜索到所述 发射雷达编号与所述指 令对应的所述相控阵雷达编号相同的子任务, 则将所述 指令包括的所述发射指令参数记为空; 根据各个所述指令对应的所述相控阵雷达编 号, 从所述子任务簇 中分别搜索所述接收 雷达编号序列中的所述接收雷达编号与所述相控阵雷达编号相同的所有子任务, 基于搜索 到的各个子任务包括的波束类型、 波 形编号、 波束编号、 工作频点、 发射雷达编号, 分别生成 各个所述指令包括的所述多通道接收指令参数, 若未搜索到所述接收雷达编号序列中的所 述接收雷达编号与所述指 令对应的所述相控阵雷达编号相同的子任务, 则将所述指令包括 的所述多通道接收指令参数记为空;权 利 要 求 书 2/4 页 3 CN 114609608 B 3

.PDF文档 专利 分布式雷达系统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解析方法及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分布式雷达系统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解析方法及系统 第 1 页 专利 分布式雷达系统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解析方法及系统 第 2 页 专利 分布式雷达系统多发多收波束驻留任务解析方法及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7:15:0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