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213318.0 (22)申请日 2022.08.22 (73)专利权人 重庆康佳光电技 术研究院有限公 司 地址 402760 重庆市璧 山区璧泉街道钨山 路69号 (1号厂房) (72)发明人 李明娟 刘政明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1219 专利代理师 张博 (51)Int.Cl. F21S 8/00(2006.01) F21V 13/04(2006.01) F21V 9/40(2018.01) G02B 1/10(2015.01)G09F 9/30(2006.01) G02F 1/13357(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基板, 基板 上排布有多个直下 式发光单元; 光学膜层组, 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出 光侧; 导光板, 位于所述光学膜层组与基板之间; 侧入式发光结构, 设置于导光板的一端, 包括侧 入灯条以及设置在侧入灯条上的侧入式发光单 元, 侧入式发光单元的发光面朝向导光板; 防窥 挡墙, 设置在基板上并围绕直下式发光单元, 防 窥挡墙的高度大于直下式发光单元的高度, 防窥 挡墙配置为减小直下式发光单元的出光角度。 本 实用新型通过分别控制侧入式发光单元和直下 式发光单元的开启或关闭状态, 可实现防窥模 式、 分享模式及主观察模式的三种状态切换的显 示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217875539 U 2022.11.22 CN 217875539 U 1.一种背光模组,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基板, 所述基板上排布有 多个直下式发光单 元; 光学膜层组, 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出光侧; 导光板, 位于所述 光学膜层组与基板之间; 侧入式发光结构, 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一端, 包括侧入灯条以及设置在所述侧入灯条 上的侧入式发光单 元, 所述侧入式发光单 元的发光 面朝向所述 导光板; 防窥挡墙,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围绕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 所述防窥挡墙的高度大于 所述直下式发光单 元的高度, 所述防窥挡墙 配置为减小所述 直下式发光单 元的出光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周围的防窥挡墙围 合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一透明层, 所述防窥挡墙为透明挡墙, 所述防窥挡墙朝向导光板的 一侧及所述第一透明层上覆设有第二透明层, 且所述第一透明层、 防窥挡墙及第二透明层 的折射率依次增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二透明层上朝向导光板的一侧设 置有与所述 直下式发光单 元一一对应且用于进一 步减小出光角度的多个光路微调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光路微调结构呈多棱锥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窥挡墙为吸光挡墙, 以吸收所述 直下式发光单 元出射到所述防窥挡墙上的光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窥挡墙的侧壁设置有反射层, 且 所述防窥挡墙的侧壁与所述基板之间呈锐角。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用于分 别控制直下式发光单 元和侧入式发光单 元的控制芯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膜层组包括沿基板出光侧 依次 层叠设置的下扩散片、 增亮膜、 上扩散片和聚光膜。 9.如权利 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8所述的背光模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下式发光单 元和/或侧入式发光单元为 RGB单灯或RGB封装形式或蓝光LED加荧光粉封装 形式或蓝光LED 加QD封装形式或蓝光 LED或封装形态的蓝光 LED; 其中, 当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和/或侧入式发光单元为蓝光LED或封装形态的蓝光LED 时, 所述光学膜层组包括用于 激发白光的量子点膜。 10.一种显示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显示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 光模组, 所述显示 面板与背光模组层叠设置并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 在分享模式下, 所述侧入式发光单 元打开; 在防窥模式下, 所述 直下式发光单 元打开, 所述侧入式发光单 元关闭; 在主观察模式下, 所述 直下式发光单 元和所述侧入式发光单 元同时打开。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875539 U 2背光模组及显示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显示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对各类显示性能要求的提高, 显示行业的应用场景日趋丰富, 通常, 显示 器件具有较大的视角, 位于不同视角的用户均可获知其显示的信息。 然而, 在一些场景下, 用户希望保护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 越来越多的用户对车载、 电视、 平板、 手机等设备增加 了防窥模式的需求, 希望 显示器件具有防窥功能。 [0003]目前的显示技术中, 为了实现显示面板 的防窥性能, 常用处理方式为在显示器表 面贴附防窥膜, 通过防窥膜过滤大视角的光线, 但一旦贴敷上防窥膜后, 便只能使用防窥模 式, 此种方式无法实现防窥与分享模式的自由切换。 [0004]因此, 如何实现防窥模式与分享模式的自由切换 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旨 在解决防窥模式与分享模式的自由切换的问题。 [0006]为此,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 包括: [0007]基板, 所述基板上排布有 多个直下式发光单 元; [0008]光学膜层组, 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出光侧; [0009]光板, 位于所述 光学膜层组与基板之间; [0010]侧入式发光结构, 设置于所述导光板 的一端, 包括侧入灯条以及设置在所述侧入 灯条上的侧入式发光单 元, 所述侧入式发光单 元的发光 面朝向所述 导光板; [0011]防窥挡墙, 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围绕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 所述 防窥挡墙的高度 大于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的高度, 所述防窥挡墙配置为减小 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的出光角 度。 [0012]上述背光模组, 通过设置侧入式发光单元、 直下式发光单元及防窥挡墙, 分别控制 侧入式发光单元和直下式发光单元 的开启或关闭状态, 可实现防窥模式、 分享模式及主观 察模式的三种状态切换的显示效果; 通过设置防窥挡墙, 可减少大角度光线, 从而实现防窥 效果。 [0013]可选地, 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周围的防窥挡墙围合成的空间内填充有第一透明 层, 所述防窥挡墙为透明挡墙, 所述防窥挡墙朝向导光板的一侧及所述第一透明层上覆设 有第二透明层, 且所述第一透明层、 防窥挡墙及第二透明层的折射率依次增大。 此种结构, 通过折射率对光路的影响, 可改变直下式发光单元出射的大角度光线, 使大角度光线依 次 经过第一透明层、 防窥挡墙及第二透明层后, 经两次折射, 将大角度光线转变为小角度光 线, 从而达 到防窥的效果。 [0014]可选地, 所述第二透明层上朝向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直下式发光单元一一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17875539 U 3

.PDF文档 专利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第 1 页 专利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第 2 页 专利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4:36:3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