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399572.6
(22)申请日 2021.12.3 0
(73)专利权人 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5177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望 春工
业园区聚才路1号
(72)发明人 常海伟 顾凯 胡钦山 鄂卓
王旭峰
(74)专利代理 机构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专利代理师 王芳 邹玲
(51)Int.Cl.
B01F 27/90(2022.01)
B01F 27/85(2022.01)
B01F 35/71(2022.01)
B01F 35/92(2022.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液相融合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相 融合装置, 包括:
筒体; 所述筒体的侧壁套接有夹套壳体, 所述侧
壁与所述夹套壳体 之间形成环形空隙; 所述环形
空隙间设置有螺旋导流板, 所述螺旋导流板上下
表面都均匀设置有若干折流柱, 设置于所述螺旋
导流板上表 面的折流柱为上折流柱, 设置于所述
螺旋导流板下表面的折流柱为下折流柱; 设置于
同一所述螺旋导流板的所述上折流柱和所述下
折流柱呈交错、 等距排列, 上下相对的所述上折
流柱与所述下折流柱之间存在空隙; 通过在螺旋
导流板上设置折流柱, 增加循环冷水在夹套内停
留时间, 使得传热效果增强, 可 以有效的降低能
耗, 提升冷却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6654245 U
2022.06.03
CN 216654245 U
1.一种液相融合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筒体;
所述筒体的侧壁套接有夹套壳体, 所述侧壁与所述夹套壳体之间形成环形空隙;
所述环形空隙间设置有螺旋导流板, 所述螺旋导流板围绕所述筒体的中心轴呈螺旋状
自下而上排列, 所述螺旋导流板的内外两侧分别与所述侧 壁和所述夹套壳体固定连接; 上
下相邻的螺 旋导流板径向间距相等;
所述螺旋导流板的上下表面都均匀设置有若干折流柱, 设置于所述螺旋导流板上表面
的折流柱为上折流柱, 设置于所述螺旋导流板下表面的折流柱为下折流柱; 设置于同一所
述螺旋导流板的所述上折流柱和所述下折流柱呈交错、 等距排列, 上下相对的所述上折流
柱与所述下折 流柱之间存在空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融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的顶部连接有至少两个喷
嘴, 喷嘴以所述筒体的中心轴呈 水平对称式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相融合装置,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喷 嘴的进料 方向呈圆锥体 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相融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嘴的下方连接有氮气进口管
线, 所述氮气进口管线的中心轴与所述喷 嘴的进料口方向的中心轴成45 °夹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融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板式封头,
所述板式封 头的圆心处设有固相物料进料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融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的内腔设有电动搅拌器;
所述筒体的内腔底部的中心设置有搅拌桨叶, 所述筒体的外底中心连接有驱动电机, 所述
驱动电机通过搅拌连接轴与所述搅拌桨叶连接 。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相融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桨叶为双头式搅拌桨叶,
所述双头式搅拌桨叶以筒体的中心轴呈 水平对称式分布设于所述筒体的内腔底部 。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融合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套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冷却水
入口, 所述夹套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冷却水 出口。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654245 U
2液相融合装 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一种液相融合装置 。
背景技术
[0002]目前, 锂电负极材料中碳类材料广泛应用, 其中以天然石墨与人造石墨为主; 天然
石墨与电解液的相容性较差, 循环稳定性不佳, 初始库伦效率低, 倍率性能较差等问题, 不
能满足大型动力电池的要求。 经过高速液相融合装置, 可以实现碳负材料的无定型炭包覆,
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和表面 修饰, 有效提高循环性能和倍 率性能。
[0003]在高速液相融合改性过程中, 一直存在传热效果差和液相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企
业多数使用夹套水冷方式对设备进行降温, 传统夹套水冷方式内部无结构或设置导流板,
湍流程度较低, 传热效果较差, 换热效率不高, 高速液相融合时间较短, 冷却时间较长, 影响
装置产能, 且所用液相沥青采用管道直连装置或者单一喷嘴进入装置, 液相沥青不能良好
的均匀分散且喷 嘴喷射存在应力, 影响材 料改性包覆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高速液相融合装置散热性
能较差、 材 料改性包覆效果 不佳的缺陷, 提供一种液相融合装置 。
[0005]本实用新型 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 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
[0006]一种液相融合装置,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筒体;
[0007]所述筒体的侧壁套接有夹套壳体, 所述侧壁与所述夹套壳体之间形成环形空隙;
[0008]所述环形空隙间设置有螺旋导流板, 所述螺旋导流板围绕所述筒体的中心轴呈螺
旋状自下而上排列, 所述螺旋导流板的内外两侧分别与所述侧壁和所述夹套壳体固定连
接; 所述上 下相邻的螺 旋导流板径向间距相等;
[0009]所述螺旋导流板上下表面都均匀设置有若干折流柱, 设置于所述螺旋导流板上表
面的折流柱为上折流柱, 设置于所述螺旋导流板下表面的折流柱为下折流柱; 设置于同一
所述螺旋导流板的所述上折流柱和所述下折流柱呈交错、 等距排列, 上下相对的所述上折
流柱与所述下折 流柱之间存在空隙。
[0010]较佳地, 所述筒体的顶部连接有至少两个喷嘴, 喷嘴以筒体的中心轴呈水平对称
式分布, 能消除单个喷 嘴喷射对设备造成的应力及液相沥青分布不均匀的缺 点。
[0011]较佳地, 所述喷 嘴的进料 方向呈圆锥体 状。
[0012]较佳地, 所述喷嘴的下方连接有氮气进口管线, 所述氮气进口管线的中心轴与所
述喷嘴进 料口方向的中心轴成45 °夹角, 可以实现介质的分散且对装置内环 境置换, 减少装
置开孔补强。
[0013]较佳地, 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板式封头, 所述板式封头 的圆心处设有固相物料
进料口。
[0014]较佳地, 所述液相融合装置还设有电动搅拌器; 所述筒体的内腔底部 的中心设置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654245 U
3
专利 液相融合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3:45:4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