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0512181.0 (22)申请日 2022.05.12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4606904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6.10 (73)专利权人 西南交通大 学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 都市二环路北一段 111号 (72)发明人 金云涛 余志祥 廖林绪 张丽君  骆丽茹 许浒 田永丁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东恒知盛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 51304 专利代理师 罗江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E01D 101/30(2006.01) G06F 119/14(2020.01) (56)对比文件 CN 110777645 A,2020.02.1 1 CN 112591015 A,2021.04.02CN 213681684 U,2021.07.13 CN 109354198 A,2019.02.19 CN 201991435 U,2011.09.28 CN 110042785 A,2019.07.23 CN 28090 00 Y,2006.08.23 CN 112696304 A,2021.04.23 CN 108671470 A,2018.10.19 CN 101759078 A,2010.0 6.30 CN 110805520 A,2020.02.18 CN 112918626 A,2021.0 6.08 CN 112900247 A,2021.0 6.04 CN 103230086 A,2013.08.07 CN 113559429 A,2021.10.2 9 CN 110952456 A,2020.04.0 3 CN 212925889 U,2021.04.09 CN 10867523 3 A,2018.10.19 CN 111991713 A,2020.1 1.27 JP 2008230209 A,20 08.10.02 WO 201312 2404 A1,2013.08.2 2 JP 2019094695 A,2019.0 6.20 KR 20170 014577 A,2017.02.08 (续) 审查员 余田 (54)发明名称 一种智能预警防船撞分级缓冲系统及耗能 装置设计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桥梁防护领域, 公开了一种智能 预警防船撞分级缓冲系统及耗能设计方法, 它包 括桥墩、 一级防撞结构以及二级防撞结构, 二级 防撞结构 包覆在桥墩上, 桥墩上安装有监测来船 的超声波监测器, 一级防撞结构包括支架、 柔性 装甲、 水下耗能装置、 支撑绳以及拉锚绳, 支架固 设在桥墩上, 支撑绳穿过柔性装甲且其两端均连 接有水下耗能装置, 柔性装甲位于二级防撞结构 的外侧且通过支撑绳紧绷在支架上, 拉锚绳的两 端分别安装在水下耗能装置与桥墩上。 本发明通 过设置两级防护, 500吨吨位以下船舶撞击可完全由一级防撞结构吸收, 500吨吨位以上船舶撞 击可通过一级防撞结构耗能, 二级防撞环缓冲截 停, 一级防撞结构易恢复, 避免了系统整体损伤。 [转续页]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CN 114606904 B 2022.07.29 CN 114606904 B (56)对比文件 齐欣等.被动柔 性防护系统对落石冲击作用 的传播效应. 《西南交通大 学学报》 .2018,(第0 5 期),全文.夏禄清.柔 性防护系统在矿山扩帮边坡 滚石 防治中的应用. 《西部 探矿工程》 .20 04,(第01 期),全文.2/2 页 2[接上页] CN 114606904 B1.一种智能预警防船撞分级缓冲系统, 包括桥墩(1)、 一级防撞结构以及二级防撞结 构, 所述二级防撞结构包覆在所述桥墩(1)上, 位于所述二级防撞结构下方的所述桥墩(1) 上安装有超声波监测器(7),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级防撞结构包括支架、 柔性装甲(3)、 水下 耗能装置(4)、 支撑绳(5)以及拉锚绳(6), 所述支架固设在所述桥墩(1)上, 所述支撑绳(5) 穿过所述柔性装甲(3), 且 所述支撑绳(5)的两端均安装有所述水下耗能装置(4), 所述柔性 装甲(3)位于所述二级防撞结构的外侧且通过所述支撑绳(5)紧绷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拉锚 绳(6)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水下耗能装置(4)与所述桥墩(1)上, 所述水下耗能装置(4)包 括转轴(41)、 变截面传动筒(42)、 传动绳(43)以及阻尼叶片(46), 所述变截面传动筒(42)呈 橄榄球状, 所述转轴(4 1)通过两根所述拉锚绳(6)与所述桥墩(1)连接, 两根所述拉锚绳(6) 分别位于所述转轴(41)的两端, 所述传动筒(42)套在所述转轴(41)上且可相互转动, 所述 传动筒(42)上沿其轴心线 方向固设有三块耳板(44), 所述传动绳(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 动筒(42)两端的所述耳板(44)连接, 所述传动绳(43)的中部与所述支撑绳(5)连接, 所述支 撑绳(5)上安装有启动环(45), 通过所述启动环(45)将所述支撑绳(5)固定在所述传动筒 (42)中部的所述耳板(44)上, 所述阻尼叶片(46)固设在所述传动筒(42)上且随所述传动筒 (42)做圆周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预警防船撞分级缓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级防 撞结构包括三个直径不同的圆筒(11)和肋板(12), 所述圆筒(11)同轴心线, 相邻所述圆筒 (11)通过所述肋板(12)连接, 相邻所述圆筒(11)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肋板(12)均分为若干 空腔, 直径最小的所述圆筒(1 1)包覆在所述 桥墩(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预警防船撞分级缓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 括若干沿所述桥墩(1)径向设置的钢柱(2), 所述钢柱(2)贯穿所述二级防撞结构, 所述钢柱 (2)沿竖直方向均分为两组, 每组内的所述钢柱(2)均绕所述 桥墩(1)的周向均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预警防船撞分级缓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装 甲(3)包括若干相互铰接的蜂窝夹层板(31), 所述 蜂窝夹层板(31)呈阵列分布, 所述 蜂窝夹 层板(31)的两相对边缘上均设置有吊耳(32), 所述支撑绳(5)穿过对应的所述吊耳(32), 所 述蜂窝夹层板(31)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紧固绳(33), 所述紧固绳(3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 述蜂窝夹层板(31)两边的所述支撑绳(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预警防船撞分级缓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尼叶 片(46)为六片, 所述阻尼叶片(46)均分为两组, 两组所述阻尼叶片(46)分别设置在所述传 动筒(42)的两端, 每组所述阻尼叶片(46)均绕所述传动筒(42)的周向均布, 所述耳板(44) 位于两组所述阻尼叶片(4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预警防船撞分级缓冲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柱 (2)远离所述桥墩(1)的端部呈U形, 所述钢柱(2)的U形端部的内壁为弧形凸起, 所述U形端 部的开口处设置有限位销, 所述支撑绳(5)紧绷在所述U形端部的底部 。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预警防船撞分级缓冲系统,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水平 支撑杆(21)、 斜撑杆(22)以及竖撑杆(24), 同一组内的相邻所述钢柱(2)通过所述水平支撑 杆(21)连接, 同一竖直面内的相 邻所述钢柱(2)通过所述竖撑杆(24)连接, 所述水平支撑杆 (21)上设置有人字撑(23), 所述人字撑(23)的V形开口端 固设在所述桥墩(1)上, 所述斜撑 杆(22)安装在同一竖直 面内相邻所述钢柱(2)之间。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606904 B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智能预警防船撞分级缓冲系统及耗能装置设计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智能预警防船撞分级缓冲系统及耗能装置设计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智能预警防船撞分级缓冲系统及耗能装置设计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智能预警防船撞分级缓冲系统及耗能装置设计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1:28:1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