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589657.0
(22)申请日 2022.05.26
(71)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 放军战略支援 部队信息
工程大学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科 学大
道62号
(72)发明人 马京振 孙群 徐青 周炤
温伯威 徐立 吕峥 张付兵
(74)专利代理 机构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41119
专利代理师 史萌杨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G06F 30/27(2020.01)
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数字地图中道路与建筑物冲突处理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数字地图处理技术领域, 具体涉
及一种数字地图中道路与建筑物冲突处理方法。
本发明首先对建筑物 群进行分类, 包括第 Ⅰ类、 第
Ⅱ类、 第Ⅲ类和第Ⅳ类建筑物群, 然后面对建筑
物群中的建筑物与道路发生冲突的情况, 对发生
冲突的建筑物进行受力分析, 依据受力分析结果
进行移动, 若 为第Ⅲ类/第Ⅳ类建筑物 群, 还需进
行缩放操作。 在处理过程中, 以建筑物群为移位
单元进行处理, 有效保持了建筑物的空间分布模
式, 且顾及空间约束对空间冲突进行处理, 既能
够对建筑物进行合理移位, 而且对建筑物进行了
缩放处理, 保持了建筑物 群的大小、 方向、 形状等
空间特征, 有效处理道路与建筑物之间存在的空
间冲突, 提高了数字地图产品更新的质量。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附图4页
CN 114969923 A
2022.08.30
CN 114969923 A
1.一种数字地图中道路与建筑物冲突处 理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数字地图, 构建道路网网眼, 划分多个建筑物群; 依据道路和建筑物群之间的关
系对建筑物群进行分类, 所述分类包括第 Ⅳ类建筑物群, 所述第 Ⅳ类建筑物群为被道路全
包围在内的建筑物群;
2)对于一个第 Ⅳ类建筑物群, 判断该建筑物群 中的各建筑物与包围该建筑物群的道路
是否发生冲突, 若发生冲突, 则采用如下方法对第 Ⅳ类建筑物群中的各建筑物进行移位处
理:
2.1)对该建筑物群 中发生冲突的建筑物进行受力分析, 确定各发生冲突建筑物所受外
力:
式中, Fx和Fy表示发生冲突的建筑物分别在 X、 Y方向上受到的总外力; Fix和Fiy分别表示
发生冲突的建筑物在第i条道路作用下X、 Y方向上受到的外力, i=1,2, …,n表示与建筑物
发生冲突 的道路的索引号, n表示与建筑物发生冲突 的道路的总条数; 且Fix和Fiy分别为发
生冲突的建筑物在第i条道路作用下受到的外力Fi的X、 Y方向上分量, Fi为:
式中, vi表示第i条道路与建筑物冲突区域的最大距 离向量, r表示地图上要素之间的最
小间隔, M表示 地图比例尺;
2.2)根据各发生冲突建筑物所受外力, 确定各建筑物需要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选择需
要移动的距离最大 的建筑物并作为首个建筑物; 根据首个建筑物需要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对首个建筑物进行移动处理, 进而对该建筑物群中的其他建筑物进行联动移动处理; 在所
有建筑物均移动 后, 对该建筑物群中的所有建筑物进行缩放处 理;
2.3)缩放处理后, 重新判断该建筑物群 中的各建筑物与包围该建筑物群的道路是否发
生冲突: 若发生冲突则重复步骤2.1)~2.2), 直至不发生冲突; 若不发生冲突, 则完成该类
建筑物群的移位处 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地图中道路与建筑物冲突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
中, 所述分类还包括第 Ⅲ类建筑物群, 所述第 Ⅲ类建筑物群为有三侧与道路相邻的建筑物
群; 对于一个第 Ⅲ类建筑物群, 判断该建筑物群中的各建筑物与包围该建筑物群的道路是
否发生冲突, 若发生冲突, 则将道路进 行补全, 补全后采用同第 Ⅳ类建筑物群相同的移 位处
理方法对第 Ⅲ类建筑物群中的各建筑物进行移位处 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地图中道路与建筑物冲突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
中, 所述分类还包括第 Ⅰ类建筑物群和/或第 Ⅱ类建筑物群, 所述第 Ⅰ类建筑物群为仅有一侧
与道路相 邻的建筑物群, 第 Ⅱ类建筑物群为两侧与道路相邻的建筑物群; 对于一个第 Ⅰ类建
筑物群/第 Ⅱ类建筑物群, 判断该建筑物群中的各建筑物与包围该建筑物群的道路是否发
生冲突, 若发生冲突, 则采用如下 方法对建筑物群中的各建筑物进行移位处 理: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4969923 A
2①采用同步骤2.1)相同的方法对该建筑物群中发生冲突的建筑物进行受力分析, 确定
各发生冲突建筑物所受外力;
②根据各发生冲突建筑物所受外力, 确定各建筑物需要移动的距离和方向; 选择需要
移动的距离最大 的建筑物作为首个建筑物; 根据首个建筑物需要进行移位的距离和方向,
对首个建筑物进行移动处 理, 进而对该建筑物群中的其 他建筑物进行 联动移动处 理;
③移动后, 重新判断该建筑物群中的各建筑物与包围该建筑物群的道路是否发生冲
突, 若发生冲突则重复步骤 ①~②, 直至不发生冲突; 若不发生冲突, 则完成该类建筑物群
的移位处 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字地图中道路与建筑物冲突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
骤2.2)中对 该建筑物群中的其他建筑物进 行联动移动处理 时, 下一个需要移动的建筑物移
动后的重心坐标为:
式中, (x2,y2)表示下一个需要移动的建筑物移动后的重心坐标, (x1,y1)表示上一个已
移动的建筑物移动后的重心坐标, d表示进行联动移动的两个建筑物移动前重心之间的距
离, θ表示行联动移动的两个建筑物移动前重心之间的方位角, λ表示缩放处理的距离缩放
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字地图中道路与建筑物冲突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2.2)中进行缩放处 理时, 各建筑物的重心不变, 建筑物缩放处 理后顶点 坐标为:
式中, (x2,y2)表示建筑物缩放处理前某顶点的坐标, (xa',ya')表示顶点(x2,y2)缩放处
理后的坐标, (x,y)表示建筑物的重心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字地图中道路与建筑物冲突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距离缩
放比λ为:
式中, Areaafter表示符号化之后该建筑物群所在道路网眼的面积, Areabefore表示该建筑
物群所在道路网眼的面积, rati o表示建筑物的缩放 面积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地图中道路与建筑物冲突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于第
Ⅳ类建筑物群和 第Ⅲ类建筑物群, 还需采用最小生成树法对属于一个建筑物群中的各个建
筑物的空间近邻关系进 行描述, 以构建得到各个 建筑物群的最小生 成树; 相应地, 步骤2.2)
中依据最小生成树确定的建筑物的空间近邻关系来对该建筑物群中的其他建筑物进行联
动移动处 理。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地图中道路与建筑物冲突处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于第
Ⅳ类建筑物群和 第Ⅲ类建筑物群, 还需采用最小生成树法对属于一个建筑物群中的各个建
筑物的空间近邻关系进 行描述, 以构建得到各个建筑物群的最小生成树; 相应地, 步骤 ②中
依据最小生成树确定的建筑物的空间近邻关系来对该建筑物群中的其他建筑物进行联动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4969923 A
3
专利 一种数字地图中道路与建筑物冲突处理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1:28:0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