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573037.8 (22)申请日 2022.05.23 (71)申请人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浙江省海 洋规划设计 研究院)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凤起 东 路50号 (72)发明人 申振东 刘立军 张扬 韩海骞  周盛侄 杨洁 周加鸿 孟祥永  程玉祥 鲍倩 陈琦  (74)专利代理 机构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33220 专利代理师 蒋卫东 (51)Int.Cl. E02B 7/00(2006.01) E02B 3/12(2006.01)E02B 8/06(2006.01) G06F 30/13(2020.01) G06F 30/20(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的建立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态堰坝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散 粒体型式生态堰坝的建立方法, 包括坝顶、 迎水 面和背水面, 所述坝顶、 迎水面和背水面均由均 匀颗粒或非均匀颗粒组成, 均匀颗粒或非均匀颗 粒之间存在缝隙, 迎水面的坡比为1:1, 背水面的 坡比为1:3 ‑5。 本发明散粒体堰坝采用不同级配 (粒径) 的石 块颗粒构筑坝体, 可以形成一定的壅 水, 满足堰坝的蓄水功能, 又不完全阻断河道的 纵向连通性, 水流可以通过块石间隙流向河道下 游, 不切断鱼类等水生动物的洄游通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9页 CN 114775545 A 2022.07.22 CN 114775545 A 1.一种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的建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5种均匀颗粒的粒径分别建立5座坝顶高度为2m, 迎水面坡比为1:1, 背水面的 坡比为1:3的堰坝, 测得5座堰坝的等效球体粒径D和等效球体重量G, 并在流水线上的不同 位置测取 水深; (2)在5座堰坝的相同位置测得抗冲流速v和单宽流 量q; (3)根据测得的等效粒径D和抗冲流速v拟合公式D=0.232e0.482 ν; (4)根据测得的等效球 体体重量G和单宽流 量q拟合公式G=16.20 3e0.770q; (5)工程师在建立堰坝时, 可以根据水流的流速和单宽流量计算出等效球体粒径和等 效球体体重, 最终确定出所需要选取 的均匀颗粒粒径大小; 根据水深和水流流速来确定均 匀颗粒的粒径和坡比或非均匀颗粒的坡比; 所述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包括坝顶、 迎水面和背水面, 所述坝顶、 迎水面和背水面均由 均匀颗粒或非均匀颗粒组成, 所述均匀颗粒或非均匀颗粒之间存在缝隙, 所述迎水面的坡 比为1:1, 所述背水面的坡比为1:3 ‑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的建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匀颗 粒的粒径为20 ‑40cm、 40‑60cm、 40‑80cm、 60‑100cm或80‑120cm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的建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均匀 颗粒包括 粗颗粒块石, 中颗粒块石和细颗粒块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的建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颗粒 块石的粒径为20 ‑40cm, 所述中颗粒块石的粒径为60 ‑100cm, 所述粗颗粒块石的粒径为80 ‑ 120cm。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的建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细 颗粒块石、 中颗粒块石和粗颗粒块石之间的配比为2:1:3 。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的建立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坝顶的 高度为1‑2m。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775545 A 2一种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 的建立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生态堰坝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堰坝是修筑在内河上进行蓄水的一种壅水建筑物, 传统的堰坝多以实心混凝土为 主, 可以满足引水灌溉等作用。 近年来,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 逐步出现了干砌块 石堰、 浆砌块石堰、 圬工硬壳堰、 堆石堰、 拱形堰、 活动堰和 橡胶坝等满足不同需求的堰坝, 但堰坝对于河道纵向连通 性的阻隔问题 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0003]在“幸福河”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 尽可能的解决堰坝对于河道纵向连通性阻 隔的问题, 减少堰坝对于河流原貌的改变和生物的影响是当务之急。 [0004]鉴于此, 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的 建立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下述 技术方案: [0007]一种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的建立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8](1)选取5种均匀颗粒的粒径分别建立5座坝顶高度为2m, 迎水面坡比为1:1, 背水 面的坡比为1:3的堰坝, 测得5座堰坝的等效球体粒径D和等效球体重量G, 并在流水线上的 不同位置测取 水深; [0009](2)在5座堰坝的相同位置测得抗冲流速v和单宽流 量q; [0010](3)根据测得的等效粒径D和抗冲流速v拟合公式D=0.232e0.482 ν; [0011](4)根据测得的等效球 体体重量G和单宽流 量q拟合公式G=16.20 3e0.770q; [0012](5)工程师在建立堰坝 时, 可以根据水流的流速和单宽流量计算出等效球体粒径 和等效球体体重, 最终确定出所需要选取 的均匀颗粒粒径大小; 根据水深和水流流速来确 定均匀颗粒的粒径和坡比或非均匀颗粒的坡比; [0013]所述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包括坝顶、 迎水面和背水面, 所述坝顶、 迎水面和背水面 均由均匀颗粒或非均匀颗粒组成, 所述均匀颗粒或非均匀颗粒之间存在缝隙, 所述迎水面 的坡比为1:1, 所述背水面的坡比为1:3 ‑5。 [0014]所述均匀颗粒的粒径为20 ‑40cm、 40‑60cm、 40‑80cm、 60‑100cm和80 ‑120cm中的一 种。 [0015]所述非均匀颗粒包括 粗颗粒块石, 中颗粒块石和细颗粒块石。 [0016]所述细颗粒块石的粒径为20 ‑40cm, 所述中颗粒块石的粒径为60 ‑100cm, 所述粗颗 粒块石的粒径为80 ‑120cm。 [0017]所述细颗粒块石、 中颗粒块石和粗颗粒块石之间的配比为2:1:3 。 [0018]所述坝顶的高度为1 ‑2m。说 明 书 1/12 页 3 CN 114775545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的建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的建立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的建立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散粒体型式生态堰坝的建立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1:28:0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