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494076.9
(22)申请日 2022.04.30
(71)申请人 安徽观讯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地址 23005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马鞍山
南路鼎盛时代广场8幢23 07
(72)发明人 谢永军 孙正 马振文
(74)专利代理 机构 合肥禾知 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 合伙) 34246
专利代理师 郭海霞
(51)Int.Cl.
G05D 27/02(2006.01)
A62C 37/00(2006.01)
G06F 30/13(2020.01)
G06Q 50/08(2012.01)
G06T 1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智能建筑管理
系统
(57)摘要
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智能建筑管理
系统, 属于建筑三维可视化技术领域, 为了解决
智能建筑管 理系统在实际使用时, 通常只具有监
控、 发送相关指令以及远程操控等基本功能, 这
就使得工作人员不能够对建筑内以及建筑外的
现场情况进行详细了解的问题, 发 明包括建模信
息采集模块和与建模信息采集模块之间进行电
性连接的B I M管理模块, BI M管理模块与三维
建模模块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三维建模模块与三
维可视化模块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三维可视化模
块分别与监测管理模块和跨平台管理模块之间
进行电性连接, 且监测管理模块用于对建筑内外
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本发 明实现了最大程
度的节约能源和人力成本, 降低总体投资与运维
管理费用, 提高效率。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7页
CN 114911293 A
2022.08.16
CN 114911293 A
1.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对建筑现场
信息进行全方位采集的建模信息采集模块(1)和与建模信息采集模块(1)之间进行电性连
接的BIM管理模块(2), BIM管理模块(2)用于对BIM中的信息进行补充删减以及长期管理,
BIM管理模块(2)与用于进行建筑三维建模的三维建模模块(3)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三维建
模模块(3)与用于展示三维模 型的三维可视化模块(4)之间进 行电性连接, 三 维可视化模块
(4)分别与监测管 理模块(5)和跨平台管 理模块(6)之间进 行电性连接, 且监测管 理模块(5)
用于对建筑内外情况进 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跨平台管理模块(6)用于扩展功能和使用范围,
且供电模块(7)、 设备状态检测模块(8)和储存模块(9)分别与建模信息采集模块(1)、 BIM管
理模块(2)、 三维建模模块(3)、 三维可视化模块(4)、 监测管理模块(5)和跨平台管理模块
(6)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三维建模模块(3)包括统计模块(31)、 查询模块(32)、 漫游模块(33)、 引擎管 理模块(34)、 AI
算法集成模块(35)、 数据关联模块(36)和视频集成与视频集成与融合模块(37), 统计模块
(31)用于对现场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查询模块(32)用于输入查询指令以及产出查询结果,
漫游模块(33)用于提供通讯以及网络功能, 引擎管 理模块(34)用于对三维建模引擎进 行散
热和监测, AI算法集成模块(35)用来实现在三维建模过程中, 完成三维建模的各种计算和
测试, 直至建模完成, 数据关联模块(36)则可将输入数据进行相互匹配结合, 用于三维建
模, 视频集成与融合模块(37)则可将 输入数据进行相互整合以及融合, 去除无用信息, 输出
有用信息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监测管理模块(5)包括灾情监测模块(51)、 室外检测模块(52)、 室内检测模块(53)和建筑管
理模块(54), 且灾情监测模块(51)用于监测和管理建筑内外的灾情, 通过三维建模进行实
时有效的处理, 室外检测模块(52)用于对建筑外部环境的监测管理, 室内检测模块(53)用
于对建筑内部环境的监测管理, 建筑管理模块(54)用于对建筑内秩序以及信息公布进 行管
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灾情监测模块(51)包括火灾监测系统(511)、 可燃气体监测系统(512)、 天气监测系统(513)
和地震监测系统(514), 火灾监测系统(511)、 可燃气体监测系统(512)、 天气监测系统(513)
和地震监测系统(514)分别执行对建筑内外火灾监测处理、 燃气泄漏监测处理、 极端天气的
破坏和地震时警报以及地震后检修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火灾监测系统(511)包括高清摄像单元(5111)、 红外热像单元(5112)、 激光雷达单元
(5113)、 三维图像显示单元(5114)、 终端分析存储单元(5115), 高清摄像单元(5111)、 红外
热像单元(5112)和激光雷达单元(5113)分别与三维图像显示单元(5114)之间进行电性连
接, 且高清摄像单元(5111)用于拍摄现场图像, 并传输给三维图像显示单元(5114), 红外热
像单元(5112)则用于检测并显示现场的火情温度值, 激光雷达单元(5113)则用来准确的定
位和显示火灾的具体坐标, 三维图像显示单元(5114)与终端分析存储 单元(5115)之间进行
电性连接, 且三维图像显示单元(5114)用于创建现场三维模型以及快速模拟灭火方法, 三
维图像显示单 元(5114)用来实时显示火灾发展趋势、 火势大小和事故定位。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911293 A
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火灾监测系统(51 1)的实施火灾 监测步骤如下:
S5110: 通过对在 现场的信息采集, 从而可利用三维建模对现场的环境进行缩小比例的
还原;
S5120: 通过在三维模型上模拟火灾的位置、 大小、 范围以及趋势, 从而可利用终端分析
快速得出灭火方法;
S5130: 将得到的灭火方法在三维模型中进行模拟试验后, 则可将方法对应文字传输到
现场工作人员的手机上;
S5140: 现场工作人员接收到信息后, 即可通过灭火方法的文字显示, 即可执行方法进
行灭火操作;
S5150: 灭火结束后, 现场工作人员则需要将灭火时间、 灭火消耗的资源等灭火信息发
送回终端, 通过终端 进行分析记录, 从而对灭火数据进行存 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室外检测模块(52)包括视频监控系统(521)、 周界报警系统(522)、 高空抛物系统(523)和巡
更系统(524), 视频监控系统(521)则可通过设置在建筑外周对建筑外的环 境进行全方位实
时监控, 周界报警系统(522)用于对周界的安全防范以及周界入侵报警, 高空抛物系统
(523)通过与视频监控系统(521)配合, 从而及时捕捉抛物实时画面以及位置, 巡更系统
(524)则用于 工作人员夜间巡 逻时的轨 迹提供以及轨 迹记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室内检测模块(53)包括空调、 新风系统(531)、 排水系统(532)、 配电系统(533)、 梯控系统
(534)、 能耗系统(535)、 照明系统(536)和门禁系统(537), 空调、 新风系统(531)用于调控建
筑室内温度和空气清新度, 排水系统(532)用于对建筑内用水的排污、 输送以及调控, 配电
系统(533)则用来对建筑内电能的调控和输送, 梯控系统(534)则是用来对建筑内电梯运作
进行调控以及监测, 能耗系统(535)则用来对建筑内每日能源消耗进 行统计上传, 照明系统
(536)则可对建筑内所有公共灯源进行控制以及监测工作状态, 门禁系统(537)则用来控制
人员进出建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建筑管理模块(54)包括广播系统(541)、 信息发布系统(542)、 能源管理系统(543)和停车场
管理系统(544), 且广播系统(541)则用来向建筑内外发送音 频信息, 信息发布系统(542)则
可通过控制建筑内外的公共显示屏, 从而发布文字或图片信息, 能源管 理系统(543)则可在
规定时间内启停建筑内外公共场所的能源消耗, 停车场管理系统(544)则可管控进出建筑
的相关车辆 。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
于: 跨平台管理模块(6)包括可对数据进行实时储存的数据储存器(61)和分别与数据储存
器(61)之间进行电性连接的输入处理器(62)和输出 处理器(63), 且输入处理器(62)和输出
处理器(63)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其中输入处理器(62)用于对接外部各业务子系统的接口或
规范各不同外部环境接入的接口, 接收外部的真实事件, 输出处理器(63)则对外部的真实
事件进行处 理后, 形成系统或平台相对独立的元事 件。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911293 A
3
专利 一种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1:26:3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