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180089.5 (22)申请日 2022.09.27 (71)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 研究院 有限公司 地址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丈 八东 路18号 (72)发明人 李祖锋 尹业彪 尚海兴 张群  杨树文 张耀 缪志选 高焕焕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安乾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 合伙) 61259 专利代理师 易帆 (51)Int.Cl. G01S 19/01(2010.01) G01S 19/23(2010.01) G01S 19/40(2010.01)G01S 19/42(2010.01) G01B 7/16(2006.01) G06F 30/20(2020.01) G06F 30/18(2020.01) G06F 111/0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高山峡谷复杂环境GNSS应急监测误差 抑制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GNSS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技术 领域, 公开了一种高山峡谷复杂环境 GNSS应急监 测误差抑制方法, 通过高山峡谷复杂环境的GNSS 优化设计、 高山峡谷复杂环境应急监测基准衍生 误差抑制、 测量误差抑制及成果校正三个步骤, 实现高山峡谷区GNSS测量误差有效抑制, 通过测 量精度的提升, 可以推动GNSS技术在高山峡谷区 更广泛的应用, 更充分发挥GNSS技术在坐标传递 过程中高效率、 高精度的突出优势, 并实现成本 的有效降低, 同时, 通过对应急监测基准误差处 理, 可适度规避人员现场作业的安全风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3页 CN 115267830 A 2022.11.01 CN 115267830 A 1.一种高山峡谷复杂环境GNS S应急监测误差抑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高山峡谷复杂环境的GNS S优化设计; 步骤2, 在步骤1的基础上, 建立重点观测控制测量 点的最优观测组合; 步骤3, 高山峡谷复杂环境应急监测基准 衍生误差抑制: 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最优观测 组合进行监测基准的快速布设与建造、 应急监测基准的 坐标赋值、 应急监测基准与永久监测基准的切换; 步骤4, 测量 误差抑制及成果校正: 在数据处理原则的基础上, 根据步骤1至步骤3提供的数据, 针对高山峡谷复杂环境进 行误差抑制及监测成果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峡谷复杂环境GNSS应急监测误差抑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 GNSS优化设计包括监测网的优化设计、 顾及高山峡谷复杂环境的基准点布 置、 高山峡谷复杂环境测量构网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山峡谷复杂环境GNSS应急监测误差抑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顾及高山峡谷复杂环境的基准 点布置包括以下步骤: (1) 建立基线同步观测条件的最优 模型及卫星可 见边界约束条件; (2) 根据最优 模型及卫星可 见边界约束条件进行基线共用卫星分析; (3) 进行卫星空间位置解 算及站心坐标转换; (4) 根据解 算结果及测站卫星遮挡高度角的卫星可 见性分析; (5) 根据卫星可见边界约束条件、 基线共用卫星分析、 卫星可见性分析及观测时段估算 精度因子DOP及相对定位精度因子RDOP; (6) 根据估算出的相对定位精度因子RDOP进行目标观测点的同步观测组合筛 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峡谷复杂环境GNSS应急监测误差抑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2中, 建立重点观测控制测量点的最优观测组合具体包括: 首先估算重点观测控制 测量点的DOP值, 然后对DOP值关系进行排序, 最后综合考虑网形及交通情况, 从而建立最优 观测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峡谷复杂环境GNSS应急监测误差抑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 进行应急监测基准与永久监测基准的切换时, 存在的差异为平 移三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山峡谷复杂环境GNSS应急监测误差抑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移三参数的解算是通过一个永久基点推算出应急监测基点坐标, 从而解算出平移 三 参数DX、 DY、 DZ。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峡谷复杂环境GNSS应急监测误差抑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中, 数据处理原则包括: 采用ITRF参考框架、 采用同一种精密星历、 采用同一种处 理软件系统、 采用统一的参 考基准和约束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峡谷复杂环境GNSS应急监测误差抑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4中, 测量误差抑制具体包括可见卫星过滤、 对过滤后的基线进行长度关系解算、 根据长度关系解 算结果修正变形点 坐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山峡谷复杂环境GNSS应急监测误差抑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对高山峡谷复杂环境进行误差抑制及监测成果校正包括以下步骤: 1) 求算含有误差的长度比Lir及基于归算公式计算的理论长度比Lit;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267830 A 22) 计算出长度比差异, 通过抗差估计方法计算长度比差异 △Li的最优估值 ; 3) 优化GNS S平差椭球参数; 4) 附加长度改正的监测成果归算及成果分析: 自动化监测存在多个基准点, 则 对应的起始边长存在n个, 根据公式 , 其中L为长 度比, 为精密实测边长,   为GNSS成果反算 边长; 计 算 出 n 个 L 值 , L1、 L2、 L3、. . .、 Ln, 通 过 对 n 个 L 值 取 均值 , 求 出 均值 ; 对变形监测点所测的相对于起算点A的坐标差值 △XAi,△YAi,△ZAi, 按照求定的 对向 量进行缩放, 即: ; ; ; 其中, (Xi, Yi, Zi) 为变形监测点 坐标, (XA, YA, ZA) 为A点坐标; 然后将所解 算的参量代入相关平差软件中, 进行 数据归算。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267830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高山峡谷复杂环境GNSS应急监测误差抑制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高山峡谷复杂环境GNSS应急监测误差抑制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高山峡谷复杂环境GNSS应急监测误差抑制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高山峡谷复杂环境GNSS应急监测误差抑制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0:59:3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