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50544.1 (22)申请日 2022.07.19 (71)申请人 江苏福思克冷库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26500 江苏省南 通市如皋市城南 街 道万寿南路999 号6号楼如皋科技创业 园901、 902室 (72)发明人 丁小洪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通云创慧泉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585 专利代理师 郭宗胜 (51)Int.Cl. F25D 13/00(2006.01) F25D 17/08(2006.01) F25D 29/00(2006.01) G01D 21/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冷库能源试验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冷库能源试验 方法, 涉及到冷库能源 试验方法领域, 包括冷库能源系 统和冷库能源的实验 方法, 该冷库能源系统包括 外壳体、 中间壳体、 内壳体、 制冷器、 制冷罐, 所述 外壳体套设在中间壳体的外部, 外壳体与中间壳 体之间形成保温腔室, 中间壳体套设在内壳体的 外部, 本发 明实现了冷库能源系统中能源量的使 用、 冷量的产生量、 冷量的流失量等数据的监测, 使得冷库中能源的使用参数可实时调整, 达到节 省能源和合理使用的目的, 可通过改变制冷器的 功率达到实时调整实验参数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15164487 A 2022.10.11 CN 115164487 A 1.一种新型冷库能源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冷库能源系统和冷库能源的实验方 法; 该冷库能源系统包括外壳体(1)、 中间壳体(2)、 内壳体(3)、 制冷器(7)、 制冷罐(6), 所 述外壳体(1)套设在中间壳体(2)的外部, 外壳体(1)与中间壳体(2)之间形成保温腔室(4), 中间壳体(2)套设在内壳体(3)的外部, 中间壳体(2)与内壳体(3)之间形成制冷腔室(5), 所 述制冷罐(6)和制冷器(7)之间通过铜管(8)连通, 制冷罐(6)、 制冷器(7)、 铜管(8)之间组成 一个连通的管道结构, 管道结构的两端分别穿过外壳体(1)和中间壳体(2)的两端, 管道结 构的两端连通在制冷腔室(5)的两端, 管道结构连通在制冷腔室(5)两端的部分为输出端 管 道(10)和输入端管道(11), 制冷器(7)工作时产生的冷量通过输入端管道(11)输送给制冷 腔室(5)中, 制冷腔室(5)中的冷量通过内壳体(3)的内壁传递到内壳体(3)的内部给内壳体 (3)中存储的物品制冷, 制冷腔室(5)中的冷量通过输出端管道(10)位置传递到制冷罐(6) 中再次供应制冷器(7)中循环使用; 所述输入端管道(11)和输出端管道(10)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监测单元和第二监测 单元, 第一监测单元监测进入制冷腔室(5)中的冷量总量, 第二监测单元监测排出制冷腔室 (5)中的冷量总 量, 所述保温腔室(4)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监测保温腔室(4)中温差变化的 第一监测机构(12), 第一 监测机构(12)监测保温腔室(4)中温差变化总量; 该冷库能源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监测冷量输入量, 通过第一监测单元监测进入制 冷腔室(5)中的冷量总量, 此监测 值为: A1 kcal/h; S2: 监测冷量输出量, 通过第二监测单元监测排出制 冷腔室(5)中的冷量总量, 此监测 值为: A2 kcal/h; S3: 监测冷量流失量, 通过第一监测机构(12)监测保温腔室(4)中温差变化总量, 可得 出内壳体(3)中冷量 流失向中间壳体(2)外 部的总量, 此监测值 为: S1 kcal/h; S4: 实现实时冷量变化的监测, A1 ‑A2的差值B1为每小时进入制冷腔室(5)中的冷量, 实 现了单位时间内冷量实际使用量的监测, B1 ‑S1的差值C1为每小时内壳体(3)内产生 实际效 应的冷量使用量, 实现了单位时间内内壳体(3)内产生 实际效应的冷量使用量, S1为单位时 间内内壳体(3)中冷量的流失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库能源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监测机构 (12)在保温腔室(4)内壁呈等距离设置有多组, 多组第一监测机构(12)监测到的数据: s1、 s2、 s3······ sn的总数平均值 为内壳体(3)中冷量实际流失总量S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库能源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端管道 (10)中设置有用于监测空气流速的第二监测机构(14), 所述输入端管道(11)中设置有用于 监测空气流速的第三监测机构(15), 通过第二监测机构(14)、 第三监测机构(15)监测到铜 管(8)内单位时间空气的流 通量可得知冷量的通过量A 2和A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库能源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端管道 (11)和输出端管道(10)的内壁分别设置有监测通过输入端管道(11)、 输出端管道(10)位置 空气在单位时间内平均温度的第五监测机构(18)、 第四监测机构(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库能源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端管道 (11)中设置有供制冷器(7)产生的冷量单向进入制冷腔室(5)中的第二单向阀(16), 所述输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164487 A 2出端管道(10)中设置有供制冷腔室(5)中的冷量单向进入制冷罐(6)中的第一单向阀(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库能源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管(8)的外 部套设有保温管(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库能源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3)的 内壁为导热层, 制冷腔室(5)中的冷量经过导热层传递到内壳体(3)的内部, 所述中间壳体 (2)的外壁 为保温层, 保温层阻止制冷腔室(5)中的冷量向中间壳体(2)外 部流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库能源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管(8)穿过 外壳体(1)两端的位置与外壳体(1)之间保持密封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库能源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3)的 一侧设置有门体, 门体上相应的设置有与外壳体(1)、 中间壳体(2)之间密封的结构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冷库能源试验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 壳体(1)为 隔热层, 隔热层阻止外部热量进入保温腔室(4), 也同时阻止保温腔室(4)内部冷量传递 向 外壳体(1)外 部。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164487 A 3
专利 一种新型冷库能源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7 23:49:43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87.3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10886-2019 三螺杆泵.pdf
DB22-T 1582-2012 工业企业能源计量数据管理规范 吉林省.pdf
山东省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办法.pdf
T-SIPAQLHH 0001—2022 锂电池安全管理规程.pdf
GB-T 33448-2016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运行服务质量规范.pdf
T-CASME 436—2023 9BB~20BB太阳能电池片自动串焊机.pdf
GB-T 36989-2018 用超声流量计测量液态烃流量.pdf
GB-T 16838-2021 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及严酷等级.pdf
GB-T 3565.4-2022 自行车安全要求 第4部分:车闸试验方法.pdf
GB-T 13749-2022 冲击式打桩机 安全操作规程.pdf
DB52-T 1542.3-2021 政务服务平台 第3部分:运维管理规范 贵州省.pdf
GB-T 24564-2009 高炉热风炉节能监测.pdf
T-CRHA 016—2023 成人失禁患者皮肤护理规范.pdf
GB-T 3223-1994 声学 水声换能器自由场校准方法.pdf
T-CIDADS 00011—2022 数字大屏可视化设计指南.pdf
GB-T 35854-2018 风力发电机组及其组件机械振动测量与评估.pdf
GB-T 18305-2016 质量管理体系 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GB-T 19001—2008的特别要求.pdf
GB-T 23020-2013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pdf
DB33-T 2474-2022 数字机关事务建设指南 浙江省.pdf
T-CSAE 101—2018 智能网联汽车车载端信息安全技术要求.pdf
1
/
3
10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587.3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