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642650.0
(22)申请日 2022.06.08
(71)申请人 南京涵台余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
道广月路3 3-33号
(72)发明人 洪子涵 戴伟亮
(51)Int.Cl.
A61K 47/68(2017.01)
A61K 47/60(2017.01)
A61K 35/15(2015.01)
A61P 35/00(2006.01)
A61P 35/02(2006.01)
C12N 5/0784(201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包括免疫细胞外泌体的药物组合物及
其应用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包括免疫细胞外泌体的药
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所述外泌体作为药物递送载
体, 与靶向Her2特异性抗体形成复合物, 该抗体
为人源化抗体, 可高特异性结合目标抗原, 提高
治疗靶向性, 还能够降低机体排斥反应, 改善生
物利用度; 所述外泌体为DC细胞外泌体Dex, DC细
胞经过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因子诱导后, 可有效激
活DC细胞改善外泌体活性成分和抗肿瘤效能;
Dex‑抗体复合物在体内、 体外实验中展现出协同
作用, 可同时改善治疗有效性和杀伤靶向性, 延
长实验动物生存期, 调节免疫蛋白表达水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序列表4页 附图3页
CN 114887075 A
2022.08.12
CN 114887075 A
1.一种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组合物, 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携带靶向HER
2抗体的树突细胞外泌体, 所述外泌体通过磷脂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酯交联剂与靶向HER 2
抗体连接, 所述靶向HER 2抗体为人源化抗体, 所述抗体的轻链CDR区包括如SEQ ID NO:1所
示的LCDR1、 SEQ ID NO:2所示的LCDR2、 SEQ ID NO:3所示的LCDR3; 重链CDR区, 包括如SEQ
ID NO:4所示的H CDR1、 SEQ ID NO:5所示的H CDR2、 SEQ ID NO:6所示的H CDR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体的轻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抗体的重链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 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突细胞外泌体的制备步骤包
括: 使用AIM ‑V培养基在5%CO2在37℃培养箱中培养人DC细胞, 当细胞融合度达到90%后,
更换新鲜培养基, 在5%CO2在37℃培养箱中培养48h; 收集培养基, 采用梯度离心法除去培
养基中游离的活细胞、 死细胞、 细胞碎片; 所得溶液采用0.22 μm滤膜过滤, 除去大颗粒杂质;
然后在4℃下10000g超速离心60min, 弃去上清, 使用无菌PBS洗涤3次, 再4℃下10000g超速
离心90min, 收集沉淀获得树 突细胞外泌体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 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突细胞外泌体的制备步骤包
括: 在DC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诱导剂, 所述诱导剂包括癌胚抗原CEA、 糖类抗原CA125、 糖类
抗原CA19 ‑9、 甲胎蛋白、 I L‑12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 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诱导剂包括癌胚抗原CEA、 糖类
抗原CA19 ‑9和IL‑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突细胞外泌体与靶向HER 2
抗体的连接步骤包括: 将溶解于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砜中的磷脂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酯与
HER 2人源化抗体按1:10 ‑10:1比例混合均匀, 在4℃无菌环境中搅拌混合30min, 然后将其
在4℃下反应过夜, 5000rpm离心10 ‑15min除去未反应的磷脂 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酯, 得到
磷脂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酯 ‑HER2人源化抗体复合物; 将树突细胞外泌体溶于无菌磷酸盐
缓冲溶液中得到树突细胞外泌体溶液, 将所述复合物与树突细胞外泌体按1:5 ‑5:1比例混
合均匀, 在4℃下轻轻吸打混合均匀, 37℃下反应2 ‑4h, 4500rpm离心5min得到携带靶向HER
2人源化抗体的树 突细胞外泌体。
8.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 所述肿瘤选自乳腺癌、 肺癌、 胃癌、 结直肠癌、 前列腺癌、 头
颈癌、 胰腺癌、 淋巴瘤、 白血病和/或骨髓瘤中的一种或几种。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 所述肿瘤选自肺癌。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4887075 A
2一种包括免疫细胞外泌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肿瘤免疫治疗领域, 具体提供了一种包括免疫细胞外泌体的药物组合
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癌症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恶性疾病, 其中胃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
因, 全球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新诊断出胃癌, 2020年大约有47.8万新增胃癌病例以及大约
37.3万死亡病例, 新增和死亡胃癌患者总数居世界第一, 尽管过去5年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
有所下降, 但仍 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统计, 胃癌发病率随
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胃癌在50岁以下的成年人中发病较少, 在55至8 0岁之间高发, 并且男
性胃癌的发病率是女性的2至3倍, 胃癌是男性第四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 也是女性第七大
最常见的癌症类型。 胃癌有两个主要的局部亚部位: 贲门胃癌(起源于与食管胃交界处相 邻
的胃区域)和非贲门胃癌(起源于胃的更远端区域), 胃癌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慢 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原因, 约占全球远端胃癌病例的89%; 其他原因包括吸烟、 酗
酒、 体力活动水平低和 辐射暴露、 有害物质暴露等 等。
[0003]随着对胃癌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 已开发出多种胃癌治疗药物, 其中一线化
学治疗药物包括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伊立替康、 紫杉醇等等, 上述药物虽然能够有效抑制
肿瘤细胞生长, 诱导其凋亡, 但是由于早期化疗药物的靶向性较差, 对正常细胞或尤其是 处
于快速增殖阶段的正常细胞具有较大 的毒害作用, 使得化学治疗导致了严重的副反应, 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为提高治疗的靶向性, 研究人员开 发出多种分子靶向治疗剂,
包括VEGF ‑VEGFR抑制剂、 FGF R抑制剂、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HER ‑2抑制剂等, 使得胃癌的
治疗效果得到改善。 尽管如此, 胃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 进展期胃癌预后仍然很
差, 中位生存期仅有7.5~12.0个月。
[0004]癌症免疫疗法是目前正在研究的新方法之一, 包括但不限于过继性T细胞疗法
(ACT)、 树突状细胞(DC)疫苗疗法、 自然杀伤(NK)细胞疗法、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 ‑T)疗
法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等, 以PD ‑1抗体为例, 近3年全球范围内提交了数以百计的临
床试验申请, 受到了业内的广泛重视。 这类方法不使用对机体损伤较大的化学毒剂, 可以避
免严重化疗副反应, 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且能够达 到有效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0005]在众多免疫治疗手段中, DC细胞疗法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DC细胞是一种先天免疫
细胞, 参与机体对肿 瘤和病毒的应激反应, DC细胞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APC), 可通过主要
组织相容性复合分子I类(MHC I)和II(MHC II)分别促进 CD8+和CD4+T细胞的激活程度; DC细
胞还可调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表达水平, 调节炎症和淋巴细胞的归巢。 DC还被广泛用于
药物递送载体, 如基于DC细胞开发抗肿瘤疫苗, Sipuleucel ‑T(Provenge Dendreon
Corporation)是第一个DC疫苗疗法, 于2010年4月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
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 随后数以百计的DC细胞相关临床试验在全球多个 国家和地区展开。
然而, 利用D C细胞来制备抗肿瘤 疫苗具有挑战性, 其分子组成极易 发生变化, 使得疫苗的质说 明 书 1/8 页
3
CN 114887075 A
3
专利 一种包括免疫细胞外泌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9: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