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797346.5 (22)申请日 2022.07.12 (73)专利权人 宁波扬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鄞州区云龙镇 林牧场 (72)发明人 卢军 朱扬文 袁荣耀  (74)专利代理 机构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专利代理师 黄江 (51)Int.Cl. B26D 7/06(2006.01) B65G 47/91(2006.01) B26D 7/02(2006.01) B26F 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汽车外后视 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 料机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 加热膜片上料机构, 包括机架、 储料槽、 伺服电 缸、 第一吸盘组件、 第二吸盘组件、 驱动结构和压 料结构; 储 料槽固定在机架上并用于承载呈层叠 设置的电加热膜片; 伺服电缸固定在机架的内顶 部上, 伺服电缸的驱动端上竖向固定有第一气 缸, 第一吸盘组件固定在第一气缸的驱动端上并 用于吸取位于储 料槽上的电加热膜片, 第二吸盘 组件竖向滑动连接在第一吸盘组件的左端并用 于吸取位于储 料槽上的电加热膜片, 驱动结构固 定在第一吸盘组件上, 第二吸盘组件与驱动结构 的驱动端固定; 压料结构固定在储料槽的左端; 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机械化的方式将电加热膜 片放置到冲孔装置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CN 217620920 U 2022.10.21 CN 217620920 U 1.一种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料机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1)、 储料槽 (2)、 伺服电缸(3)、 第一吸盘组件(4)、 第二吸盘组件(5)、 驱动结构和压料结构(8); 所述储 料槽(2)固定在机架(1)上并用于承载呈层叠设置的电加热膜片; 所述伺服电缸(3)固定在 机架(1)的内顶部上, 所述伺服电缸(3)的驱动端 上竖向固定有第一气缸(6), 所述第一吸盘 组件(4)固定在第一气缸(6)的驱动端上并用于吸取位于储料槽(2)上的电加热膜片, 所述 第二吸盘组件(5)竖向滑动连接在第一吸盘组件(4)的左端并用于吸取位于储 料槽(2)上的 电加热膜片, 所述驱动结构固定在第一 吸盘组件(4)上, 所述第二 吸盘组件(5)与驱动结构 的驱动端固定, 所述伺服电缸(3)用于带动第一气缸(6)、 第一吸盘组件(4)、 第二吸盘组件 (5)和驱动结构前后移动, 所述第一气缸(6)用于带动第一吸盘组件(4)、 第二吸盘组件(5) 和驱动结构竖向移动, 所述驱动结构用于带动第二吸盘组件(5)竖向移动; 所述压料结构 (8)固定在储料槽(2)的左端, 当第一吸盘组件(4)和第二吸盘组件(5)吸取位于储料槽(2) 最上方的电加热膜片时, 所述压料 结构(8)用于 压紧位于储料槽(2)中的其 余电加热膜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料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吸盘组件(4)的左端设置有两个呈前后方向分布的滑槽(41), 每个所述滑槽(41)均 沿竖 向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吸盘组件(5)的右端设置有两个呈前后方向分布的滑块(51), 每个所 述滑块(51)均 与其中一个所述滑槽(41)竖向滑动连接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料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 述驱动结构包括第二气缸(71)和连接架(72), 所述第二气缸(71)固定在第一吸盘组件(4) 上, 所述连接架(72)的一端与第二气缸(71)的驱动端固定, 所述连接架(72)的另一端与第 二吸盘组件(5)的上端固定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料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 料结构(8)包括支架(81)、 滑动座(82)、 第三气缸(83)、 第四气缸(84)和压块(85), 所述支架 (81)固定在储 料槽(2)的左端, 所述滑动座(82)可左右滑动地连接在支架(81)上, 所述第三 气缸(83)固定在支架(81)上, 所述滑动座(82)与第三气缸(83)的驱动端 固定, 所述第四气 缸(84)固定在滑动座(82)上, 所述压块(85)连接在第四气缸(84)的驱动端上; 所述第三气 缸(83)用于驱动滑动座(82)、 第四气缸(84)和压块(85)左右移动, 所述第四气缸(84)用于 驱动压块(85)竖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料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 动座(82)中活动穿设有两根呈前后方向分布的导柱(86), 每根所述导柱(86)均由左向右延 伸, 每根导柱(86)的两端均 与支架(81)固定 。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料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压块(8 5)中设置有两个呈左右方向分布的沉头孔(851), 每个所述沉头孔(851)中均活动 穿设有螺栓(87), 每个所述螺栓(87)的上端均与第四气缸(84)的驱动端螺纹连接, 每个所 述螺栓(87)的外部均套设有弹簧(88), 每根所述弹簧(88)的一端均与压块(85)的上端面相 抵靠, 每根所述弹簧(88)的另一端均与第四气缸(84)的驱动端相抵靠, 所述压块(85)的下 端面上贴合有软胶垫(89)。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620920 U 2汽车外后视 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料 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 一种 汽车外后视 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 料机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 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外后视镜玻璃基本都具备了电加热 的功能, 即汽车外后视镜中的玻璃的背面贴合有电加热膜片, 当电加热膜片发热时, 能够对 汽车外后视镜中的玻璃进 行加热, 从而能够使得粘附在 汽车外后视镜中的玻璃正面的雨水 蒸发, 以确保驾驶员的视线; 目前在生产电加热膜片的过程中, 需要在电加热膜片上冲端子 安装孔, 即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将电加热膜片通过人工的方式放置到冲孔装置上, 接着再通 过操作冲孔装置对电加热膜片进行冲孔, 在上述过程中, 由于电加热膜片 需要依靠人工的 方式放置到冲孔装置上, 从而存在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以及对电加热膜片冲孔效率低的缺 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料机 构, 其能够通过机 械化的方式将电加热膜片放置 到冲孔装置上。 [0004]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料机构, 包括机架、 储料槽、 伺服电 缸、 第一吸盘组件、 第二吸盘组件、 驱动结构和压料结构; 储料槽固定在机架上并用于承载 呈层叠设置的电加热膜片; 伺服电缸固定在机架的内顶部上, 伺服电缸 的驱动端上竖向固 定有第一气缸, 第一吸盘组件固定在第一气缸的驱动端上并用于吸取位于储料槽上的电加 热膜片, 第二吸盘组件竖向滑动连接在第一吸盘组件的左端并用于吸取位于储料槽上的电 加热膜片, 驱动结构固定在第一吸盘组件上, 第二吸盘组件与驱动结构的驱动端固定, 伺服 电缸用于带动第一气缸、 第一吸盘组件、 第二吸盘组件和驱动结构前后移动, 第一气缸用于 带动第一吸盘组件、 第二吸盘组件和驱动结构竖向移动, 驱动结构用于带动第二吸盘组件 竖向移动; 压料结构固定在储料槽的左端, 当第一吸盘组件和第二吸盘组件吸取位于储料 槽最上方的电加热膜片时, 压料 结构用于 压紧位于储料槽中的其 余电加热膜片。 [0005]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料机构, 其中, 第一吸盘组件的左 端设置有两个呈前后方向分布的滑槽, 每个滑槽均沿竖向方向延伸, 第二吸盘组件的右端 设置有两个呈前后方向分布的滑块, 每个滑块均与其中一个滑槽竖向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 这种结构后, 第二吸盘组件能够可靠地竖向滑动连接在第一吸盘组件上。 [0006]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料机构, 其中, 驱动结构包括第二 气缸和连接架, 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一吸盘组件上, 连接架的一端与第二气缸的驱动端固定, 连接架的另一端与第二吸盘组件的上端固定; 通过采用这种驱动结构后, 当第二气缸 的驱 动端伸展时, 第二气缸能够驱动第二吸盘组件向下移动, 当第二气缸的驱动端收缩时, 第二 气缸能够驱动第二吸盘组件向上移动。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620920 U 3

PDF文档 专利 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料机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料机构 第 1 页 专利 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料机构 第 2 页 专利 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上料机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3 21:37:1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