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961484.2 (22)申请日 2022.07.27 (73)专利权人 西北工业大 学 地址 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72)发明人 齐博文 赵彬 张柯 王佩艳  吴晓阳 邓鑫 吴笑冲  (74)专利代理 机构 西安正华恒远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 合伙) 61271 专利代理师 傅晓 (51)Int.Cl. H05K 7/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 一种水冷散热流道结 构, 其包括水冷板以及设置在水冷板中并将水冷 板分割为双散热流道的分流隔板; 双散热流道包 括第一散 热流道和第二散热流道, 第一散热流道 和第二散 热流道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第一 散热流道和第二散热流道相对应的出水口的位 置设有多个用于增强流体扰动的折流板, 折流板 纵向设置在相对应的散热流道中。 本实用新型通 过分流隔板将水冷板分为两 路通道, 经过分路后 的冷却水, 其流动速度有了一定的增加, 相比于 单程流动, 有着更高和冷却 效率, 使冷却水和外 部发热区域充分的进行对流散热。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7936370 U 2022.11.29 CN 217936370 U 1.一种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水冷板(1)以及设置在所述水冷板(1)中 并将所述水冷板(1)分割为双散热流道的分流隔板(2); 所述双散热流道包括第一散热流道(301)和第二散热流道(302), 所述第一散热流道 (301)和第二散热流道(3 02)分别设有 进水口(401)和出 水口(402); 所述第一散热流道(301)和第二散热流道(302)靠近相对应的出水口(402)的位置分别 设有多个用于增强流体扰动的折流板(5), 所述折流板(5)纵向设置在相对应的散热流道 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隔板( 2)呈S型排 列, 所述分流隔板(2)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直线板(201)、 以及连接若干直线板(201)的 连接板(202), 两两平行的所述直线板(201)与相对应的连接板(202)内壁形成若干散热腔 (203), 若干所述连接板(202)的外壁与水冷板(1)形成若干导流腔(204), 所述导流腔(204) 与相对应的散热腔(20 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流板(5)设置在相对 应的散热腔(203)中, 所述折流板(5)与相对应的直线板(201)相互平行设置, 并且 所述折流 板(5)的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连接 板(202)留有一定的距离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腔(203)均横向设 置有增流板(6), 所述增流板(6)的一端与所述水冷板(1)的内壁连接, 所述增流板(6)的另 一端伸入到所述散热腔(20 3)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隔板( 2)、 折流板 (5)和增流板(6)的底部均 与所述水冷板(1)焊接 。 6.根据权利 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口(401) 和出水口(402)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冷板(1)的两侧, 并且 所述进水口(401)和出水口(402)交 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口(401)和出水口 (402)呈漏斗型, 所述进水口(401)和出 水口(402)的小 端分别相对应的散热流道连通。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7936370 U 2一种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散热装置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本实用新型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相关技术, 仅仅是用于 说明和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 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 为是本实用新型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 术。 [0003]空天飞机作为空天一体化飞行器, 在超高速飞行的过程中, 出入大气层是由于各 部件与空气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在如此高的温度下, 空天飞机材料 的强度极限和结构 承载能力会显著降低, 导致结构发生热变形, 破坏部件的气动外形从而关系到飞行器在飞 行过程中的安全。 另外, 外部温度的迅速升高导致机身局部区域可能产生裂纹, 热流由此传 入内部, 对内部电子元件、 电路系统造成破坏。 [0004]为保证空天飞机的安全, 材料和结构的热防护与热强度问题已经成为研制空天飞 机的关键所在。 循环热控作为目前主流的防热措施, 主要是利用机体内的流体进 行散热, 从 而将航天器机体内的核心设备保持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之内。 循环热控主要由散热管、 流 体和散热器组成, 流体温度降低后再由管道流入机体内完成热循环, 因此, 散热器需要及时 对流体进 行散热, 但是现有的散热器只有一个散热流道, 不仅散热不均匀, 而且散热效率低 下。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以解决现有的散热器散热效 率低, 对内部的电子元件和电路系统造成破坏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的技 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其包括水冷板以及设置在水冷板中并将水冷板分割为双 散热流道的分流隔板; 双散热流道包括第一散热流道和第二散热流道, 第一散热流道和第 二散热流道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第一散热流道和第二散热流道靠近相对应的出水口 的位置分别设有多个用于增强流体扰动的折流板, 折流板纵向设置在相对应的散热流道 中。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冷却水通过进水口流入到相对应的散热流道 中, 冷却水在第一散热流道和第二散热道中流动进 行对流换热后, 再从出水口排出。 由于冷 却水的温度会随着流动而逐渐升高, 最高的温度通常出现在中间偏后的位置, 在第一散热 流道和第二散热流道相对应的出水 口位置处设置折流板, 加强了对散热流体的扰动, 同时 减小了涡流产生的概率, 进一步提高出水 口位置的对流换热效率, 从而 改善温度不均匀的 现象。 本技术方案通过分流隔板将水冷板 分为两路通道, 经过分路后的冷却水, 其流动速度 有了一定的增加, 相比于单程流动, 有着更高的冷却效率, 使冷却水和外部发热区域充分的 进行对流散热。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7936370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第 1 页 专利 一种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第 2 页 专利 一种水冷散热流道结构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11:32:3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