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191292.2
(22)申请日 2022.09.28
(71)申请人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来 安县供
电公司
地址 239200 安徽省滁州市来 安县向阳路2
号
申请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彭卓 周慧 黄衍源 毛成丹
肖倩倩 方荣 裴卫莉 赵威
邓小伟 李雨晴
(74)专利代理 机构 安徽研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42 29
专利代理师 贾宇锋
(51)Int.Cl.
H02J 3/38(2006.01)H02S 40/32(2014.01)
H02S 20/30(2014.01)
F24S 25/50(2018.01)
H02S 30/10(2014.01)
H02S 40/10(2014.01)
H02J 13/00(2006.01)
A01M 29/08(2011.01)
(54)发明名称
高覆盖率 山体光伏并 网发电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高覆盖率山体光伏并网发电系
统, 包括光伏阵列组, 光伏阵列组的输出端均电
性连接至逆变器, 逆变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量
数据采集器, 逆变器的电压输出端连接双向计量
表, 双向计量表的输出端连接配电网、 配电箱; 电
量数据采集器的通讯连接云平台, 云平台通讯连
接移动终端、 现场控制室, 现场控制室与配电箱
电性连接; 光伏阵列组包括多个光伏区块, 每个
光伏区块均内置有钢索、 接地组件、 中接组件、 上
横板、 光伏组件以及抱箍组件。 本发明能够将架
体避开大坡度区域或难施工区域, 但 光伏板仍可
抱箍在钢缆上以覆盖至危险区域, 光伏板覆盖密
度更大、 覆盖范围更广, 规避了环境干 扰。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附图7页
CN 115498688 A
2022.12.20
CN 115498688 A
1.高覆盖率山体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光伏阵列组, 光伏阵列组 的输出
端均电性连接至逆变器, 逆变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量数据采集器, 逆变器的电压输出端
连接双向计量表, 双向计量表的输出端连接配电网、 配电箱; 电量数据采集器的通讯连接云
平台, 云平台通讯连接移动终端、 现场控制室, 现场控制室与配电箱电性连接;
光伏阵列组包括多个光伏区块, 每个光伏区块均内置有钢索、 接地组件、 中接组件、 上
横板、 光伏组件以及抱箍组件; 接地组件包括预留杆、 支撑框架、 活动板以及托架, 预留杆横
向间隔灌注预埋于山体内, 预留杆的顶端装配连接支撑框架, 支撑框架的内部竖向滑动安
装有活动板且两者通过螺栓固定, 活动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托架且两者通过螺钉固定; 中接
组件安装于相 邻两个接地组件的支撑框架之间, 上横板安装于相 邻两个接地组件的托架之
间, 上横板的表面垂直间隔安装有钢缆, 钢缆的倾角与托架的倾角相同;
光伏组件的底面横向中线处垂直对称设有抱箍组件, 两个抱箍组件的间距与相邻钢缆
的间距相同; 光伏组件布设方法为: 将抱箍组件抱箍安装于钢缆上, 然后松开光伏组件, 光
伏组件即可沿着钢缆倾斜下滑至指定位置, 最后锁紧抱箍组件, 使得抱箍组件夹持固定在
钢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覆盖率山体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缆的底
面垂直焊接有 多个锚固杆, 多个锚固杆 呈线性阵列分布,
锚固杆的外壁中部固设有上挡块, 上横板上开设有供锚固杆贯穿的通孔, 锚固杆的底
部螺接有锁紧螺母, 上挡块、 锁紧螺母配合设于上横板的上 下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覆盖率山体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抱箍组件
包括上连接块、 上夹块、 下夹板; 上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光伏组件, 上连接块的底面连接
上夹块, 上夹块的底面对称 铰接有两个下夹板且铰接处安装有扭簧, 上夹块、 两个下夹板滑
动贴合抱箍于钢缆的外壁, 两个下夹板之间留有供锚固杆贯穿的间隙, 下夹板与上夹块之
间通过压紧组件固定 。 内部对称安装有竖向分布的压紧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覆盖率山体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夹块的
顶面一端垂直设有第一约束板、 另一端垂直设有第二约束板, 上连接块的底部一侧垂直设
有第一转柱、 另一侧垂 直设有第二转柱, 第一转柱转动嵌入于第一约束板内, 第二转柱转动
贯穿第二约束板, 第一 转柱、 第二 转柱通过压紧组件定位;
每个光伏组件下方均安装有一组角度调节组件, 角度调节组件设于两个抱箍组件之
间, 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主盒体、 调节杆、 调节齿轮以及牵引带, 主盒体的内部转动安装
有调节轮, 调节齿轮的两侧面中心处均 垂直设有调节杆, 调节杆转动贯穿主盒体, 每个调节
杆的外端均装配连接一个第二转柱, 调节轮的外壁贴合贯穿有牵引带, 牵引带滑动 嵌入于
主盒体内, 牵引带的两端均设有拉环; 通过拉动拉环即可带动牵引带运动, 使调节轮正转或
反转, 进而带动调节杆、 上 连接块转动, 以调节光伏组件改变倾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覆盖率山体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伏组件
包括外框体, 外框体的四个侧 面均设有缓冲垫, 外框体的表面嵌入有四个矩形阵列分布的
光伏板, 外框体的中心处安装有驱鸟组件, 光伏板的表面长边两个拐角处均垂直设有侧架
体, 两个侧架体之间设于挂绳, 挂绳间隔设于光伏板的上 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覆盖率山体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体的
表面纵向中线处设有收纳盒, 收纳盒的内部一侧滑动安装有第一清理组件、 内部另一侧滑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498688 A
2动安装有第二清理组件, 第一清理组件、 第二清理组件错开分布, 驱鸟组件的底端啮合连接
至第一清理组件、 第二清理组件之 间, 驱鸟组件转动时会带动第一清理组件、 第二清理组件
同步运动以擦拭光伏板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覆盖率山体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鸟组件
包括主轴、 驱动齿轮、 叶片、 中心套管、 支杆以及反光镜, 主轴转动贯穿主盒体的中心处, 主
轴的底端设有驱动齿轮, 驱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一清理组件、 第二清理组件, 主轴的外壁固设
有多个叶片, 主轴的顶端转动套装有中心套 管, 中心套 管的外壁设有多个支杆, 每个支杆的
外端均设有反光镜, 支杆的长度与套管、 挂绳间距相同, 反光镜转动至挂绳处时, 会接触挤
压挂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覆盖率山体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清理
组件、 第二清理组件结构相同, 第一清理组件包括第一擦拭板、 第二擦拭板以及第一齿板,
第一齿板滑动嵌入于主盒体内, 第一齿板啮合连接驱动齿轮, 第一齿板的齿槽置于内侧, 第
一齿板的外侧内端垂 直设有第一擦拭板、 外侧外端垂 直设有第二擦拭板, 第一擦拭板、 第二
擦拭板置于光伏板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覆盖率山体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接组件
包括下横板、 竖板以及种植筐, 下横板安装于相 邻两个接地组件的支撑框架之间, 下横 板的
表面中部垂直设有竖板, 竖板的两侧均挂设有种植筐 。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覆盖率山体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接组
件的外侧布设有供液组件, 供液组件包括主分水管、 竖分水管、 喷淋管, 竖板的两侧均设有
喷淋管, 喷淋管位于纵向分布的多个种植筐上方, 喷淋管与竖分水管连通, 竖分水管的底端
连通主分水 管。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498688 A
3
专利 高覆盖率山体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3:2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