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25万 73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支持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569267.7 (22)申请日 2022.05.24 (71)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 学 地址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 学路1 号 (72)发明人 古傲林 王勇 刘伟鑫 孟子扬  王姗姗 王昕鹤 黄帆 田浩宇  曾翠君 高亮 朱恒 王诺琦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专利代理师 朱小兵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G06F 30/23(2020.01) G06F 17/11(2006.01)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火灾下双跨及多跨楼盖边柱失效的极 限载荷计算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灾下双跨及多跨楼盖 边柱失效的极限载荷计算方法, 其包括步骤: S1、 对板进行圆弧状的微元划分, 并进行失 效边柱的 三个相邻梁的受力假设; S2、 基于保守估计, 确定 梁上力的分布情况; S3、 根据梁的挠曲定义, 计算 常温下的梁的挠曲线方程; S4、 确定热梯度引起 的挠曲线方程, 代入常温下的挠曲线方程以计算 梁顶与梁底热梯度引 起的挠曲线方程; S5、 基于 板块平衡 法与塑性铰线引起的附加矩原理, 计算 拉伸薄膜效应引起的不同半径的扇形区域单位 承载力的变化; 最后由双跨楼盖受力的原理, 进 一步得到多跨楼盖边柱失效情况的楼板承载力 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新型的承 载力计算方 法, 较现有方法具有更 快的速度、 便捷性。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 附图5页 CN 115098908 A 2022.09.23 CN 115098908 A 1.一种火灾下双跨楼盖边柱失效的极限载荷计算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S1、 对板进行圆弧状的微元划分, 并进行失效边柱的三个相邻梁的受力假设; S2、 基于保守估计, 确定梁上力的分布情况; S3、 根据梁的挠曲定义, 计算常温下的梁的挠曲线方程; S4、 确定热梯度引起的挠曲线方程, 代入常温下的挠曲线方程以计算梁顶与梁底热梯 度引起的挠曲线方程; S5、 基于板块平衡法与塑性铰线引起的附加矩原理, 计算拉伸薄膜效应引起的不同半 径的扇形区域单位承载力的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下双跨楼盖边柱失效的极限载荷计算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步骤S1中, 对失效边柱的三个相邻梁命名为梁I、 梁II、 梁III, 且长度均为L, 其中梁I、 梁II位于板外边缘, 梁III位于板中部, 且垂直于梁I、 梁II; 基于实验所得的边柱失效后双 跨楼盖破裂规律, 假设双跨楼盖、 屋盖失效后边柱周围板顶部表面的主要裂缝呈弧形分布, 以此假定圆弧状的断裂带, 并假定划分圆弧状断裂带的数量为n; 第i, i+1条断裂带之间的 环状区域称为第i块环形板; 环形板圆心与失效梁位置重合, 称为O点, 在考虑梁受力时, 设 相邻的假设梁上作用完全 对称分布的力, 且有: F1+2Fn(i)=F2+G(i); 式中: F1表示钢筋与混凝土的合力对其下部分断裂带的拉力, Fn(i)表示第i个 断裂带上 受到梁的支撑力, F2表示下方断裂带引起的钢筋与混凝土合力, G(i)为第i个断裂带的重力, 由此假定梁受力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下双跨楼盖边柱失效的极限载荷计算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步骤S2中, 确定保守情况 下的梁上力分布情况采用如下公式: 式中: ρ 为每块环形单位板的密度; g为重力加速度, 取9.8m/s2; y为板的厚度; x为O点与 第i块弧形板之间的距离; dx为微分符号; qi为板在此 弧形板内受到的外部载荷; d为每块微 元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火灾下双跨楼盖边柱失效的极限载荷计算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步骤S3中, 根据梁的挠曲定义, 常温下仅受外力作用影响, 而不受温度影响的梁位移 为: 其中x1, x2为积分变量符号, 用于对原式的积 分; i1表示累加中的临时符号, 用于累加至 i; ωy,max是仅受外载荷影响且极限受力状态下梁端部最大竖向位移, [σ0]为梁的许用正应 力, W为抗弯截面系数, EI 为梁的刚度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火灾下双跨楼盖边柱失效的极限载荷计算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步骤S4中, 仅受温度影响下的梁位移为: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098908 A 2式中: ωyx(T)为所求温度挠曲线方程; 为热膨胀系数; Tyx为AO梁上的温度热梯度; L为 板的长度; x为 位置变量。 结合梁受力下的挠曲方程与温度影响下的梁位移公式得到梁I、 梁,II的总位移ω1, ω2 如下: 式中: ω1,max, ω2,max分别为受温度与外力共同影响且极限受力状态下梁I、 梁II端部最 大竖向位移; 计算得到梁I II的位移方程 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灾下双跨楼盖边柱失效的极限载荷计算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步骤S5中, 通过拉伸薄膜效应的板块平衡法计算载荷与板受力的关系为: 式中, FTi1为环形边缘单位长度的上拉膜力, 即沿半径为ri的弧方向的总塑性铰线抵抗 矩处的钢筋合力, ri为第i块环形板距 O点的距离, 即第i块环形板半径, ρ gy为楼盖板的单位 面积自重, f(x)为板单位面积的均布载荷, W1为环形边缘单位长度抵抗矩, θ为第i与i ‑1环 形板之间在平行于板法线方向的夹角; 对板块平衡法所得式进行简单整理得单位承载力f (x)的计算总式: 7.一种火灾下多跨楼盖边柱失效的极限载荷计算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多跨楼盖拆分 为与失效角柱相邻的一个双跨楼盖, 以及不相邻的其他楼盖, 其中角柱失效不影响不相邻 的其他楼盖; 对于相邻的单跨楼盖使用权利要求1 ‑6所述的方法进行计算。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098908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火灾下双跨及多跨楼盖边柱失效的极限载荷计算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火灾下双跨及多跨楼盖边柱失效的极限载荷计算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火灾下双跨及多跨楼盖边柱失效的极限载荷计算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火灾下双跨及多跨楼盖边柱失效的极限载荷计算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3:2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